【#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师促我成长——学习李镇西“五个一工程”实践总结》,欢迎阅读!

精品文档
名师促我成长——学习李镇西“五个一工
程”实践总结
非常敬佩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天坚持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此后的一个阶段,自己也努力向李老师学习,即使做不到每天这样的“五个一”,也要求自己从“两个一”“三个一”开始做起。
譬如,“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我也是一名语文老师,虽然不能每堂课都“磨”得像公开课、展示课那样精彩、高效,但也努力追求上得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效率较高,至少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
说起“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如果把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认定为“谈心”“交流”的话,这倒是我们每个教师天天都在从事的一项工作。但我很清楚,我更多的是把时间与精力耗费在“苦口婆心”地做后进生的工作上,更多的是见缝插针地辅导那些后进生的学科作业,每天把自己搞得很累。那些后进生在各主科老师的“狂轰滥炸”下,虽然成绩能勉强达到及格线以上,身心却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与成长。至于“书面交流”,我很少发现身边有教师这样做,至少于我是基本做不到的。在我看来,如果要向李老师
2016
1 / 3
精品文档
学这一点,我们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与其口头交流、沟通,如有什么发现,可以把自己的感悟记录在教育日记中。这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研究的好方法。而这,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我也正在这样做。
再说“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不可能对眼前的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熟视无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但有了思考不及时记录下来,隔了不久就会遗忘殆尽。因此,我们提倡写教育随笔、教育日记或教育叙事,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把对问题的思考及时记述下来,作为研究的素材,有助于我们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就发觉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或者困惑,形成书面文字,作为课题研究的素材,并且已经申报了课题立项。比如:如何提高阅读兴趣,如何布置作业,如何恰当使用评价语等。 “每天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这方面我做得很不够。有一个时期,我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不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曾坚持了两星期时间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条建议》。但后来没有坚持,没什么理由,就是一个字——“懒”。以后我还要坚持读书,因为“会充电才会放电”,要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超越自己,否则,就会像一次性电池一样,在淘干自己的储备后,很快便会被淘汰。
“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我想这是最让老师们望而生畏的,我也不例外。本学期,学校在教育博客这一块,对我
2016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p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