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培养】早教先关注宝宝的性格培养

2023-03-14 04: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性格培养】早教先关注宝宝的性格培养》,欢迎阅读!
性格,培养,早教,宝宝,关注
【性格培养】早教先关注宝宝的性格培养

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如今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在广州市妇联、王老吉药业举办的“三公仔·爱子有方”爱心公益活动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堪称‘根基教育’,能让孩子充分吸收知识的养料”。冯教授强调,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在家庭,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四大规律可循——— 第一规律:别错过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0-6岁。冯德全强调,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于事无补。就拿听音乐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听觉十分发达,可以分辨钢琴上88个半音的音,错过了音乐开发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时候再去听钢琴,只能听准44个半音。而到了中年,几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规律:两个“生命”必须同时养育

我们把身体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生命,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少生病,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冯德全说,我们把心理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难成才。从小实行胎教,多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造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

冯教授表述说道,“自学相处”可以使孩子努力做到“半岁不别扭、周岁可以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够培育美感;“栽种圈养”可以使孩子学会爱好生命;“体育运动”使孩子显得开朗、悲观、坚强、合群等,这些都就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规律:看图识字,阅读广泛

“孩子太小,教导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可以了。”这就是家长的广泛观点。可以冯德全教授指出,识字和写作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关键,他们将从小培养写作的好习惯。况且识字写作并不难,因为对于婴 幼儿

来说,认得东西和识字就是一两件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道,孩子的恶搞能力弱,因此没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识字和写作训练的机会太少就须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冷静了。


冯教授主张用生活渗透法、趣味阅读法、游戏活动法帮助孩子认字和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走路、说话、听音乐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三岁脱盲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

第四规律:把性格培育放在首位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冯德全教授认为,性格培养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就要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在三岁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儿期)。

冯教授曾经在武汉市武昌区对1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辨认出,性格优良的占到18%而性格不当高达82%,其中存有25%性格严酷,任性、霸道等。他则表示,在家庭教育里,从小应当特别注意培育孩子“七大优良性格”———欢乐开朗、安静著眼、坚强自信心、勤奋正直、存有独立性、存有创造精神、长大了搞大事的英雄气概。

冯教授强调,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育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打骂下学好,培养一个孩子依靠的是潜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积极主动表明同样关键。消极言行往往可以压制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必须多引导,多给与积极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m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