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2022-11-10 09:0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欢迎阅读!
生活方式,成为,教师,读书
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最能致远是书香,读书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书海之间。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教育智慧;读书,能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读书人,在读书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使自己的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我所在的厦门市金山小学一所很年轻的学校,创建仅五年多。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建学习型学校,在校长大力支持下,学校始终坚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教师们坚持广泛阅读。近些年来,校园里师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蔚然成形。



一、积极发动组织,营造读书的环境。



每个学期,读书都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由科研室具体负责。

我校校长是是个精明能干、极具管理能力的领导,他年富力强,对读书之力量很是敬畏。他自己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在教师例会上常给老师们读一些工作人生方面的小故事,老师们觉得校长很有趣,慢慢也觉得书中很多东西对自己触动很多。他也常和老师们说读书的方法,比如对我们说:你假如没时间看书,那你就把书放在床头,睡前看10分钟。你可以给他算算一天十分钟,一星期、一月、一年。你总计可以达到多少阅读时间?建议老师先坚持一周十天试试看。书习惯就是这样慢慢养成的。校长还买书给大家,为每个老师赠送《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

每个学期初,学校科研室总是为老师们推荐阅读书目,制定了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确定每周读书交流的老师,并和老师们交流宣传。这些年来,学校收集了许多书目,列出《厦门市金山小学教师推荐阅读书目》,这些书目传到学校课题博客,学校Q群共享,让每个老师受益。每个学期,科研室有针对地为老师们推荐一些教育教学杂志,推荐一些教育经典读物如苏霍莫林斯基的系列教育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建议》、《公民的诞生》、赞可夫的《和教师谈心》《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同时也提出一些专题,建议老师们选择阅读。2008年阅读的专题是“名师教学方法对我的启示”“ 阅读和教师专业成长”,老师们各自寻找书目阅读。这样一来,老师们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同时也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老师们自觉阅读。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让老师们随时随地充电学习我校图书馆是省级达标小学生图书馆,随时开放学校图书室,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向老师开架借书;建立办公室阅读架,学校为每个办公室订了《福建教育》等教育杂志,把图书室里老师喜爱的各类书,放到办公室,让老师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充电学习学校鼓励大家将个人书籍拿到办公室与同伴分享交换。



二、热情参与交流,体会读书的快乐




这些年来,我校老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认真阅读,做好摘抄,写下读书笔记,坚持每个月做一次阅读摘抄,每周教师例会前都安排2-3位教师进行心得交流,无论校务多忙也不挤占教师的读书交流时间。老师们有计划有选择地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感受经典带来的教育教学智慧和艺术汲取精华,化为我们教育为,让阅读融进我们教师的生命,阅读让教师和教育的生命更精彩。几年来,老师们在例会上先后交流了几百篇读书心得,教师例会前教师相互分享彼此的读书笔记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科研室也定期检查教师的读书笔记,定期反馈,及时表扬读书活动中的良好现象,用鼓励来弱化读书活动中的不足行为,让榜样的力量影响每一位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学校里每位老师都读过,大多老师读过多遍。去年暑假,我校老师重新捧起这本书再阅读,写下读书感受,从中学教育教学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很多老师感慨地写道,“每天要不间断读书,和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吧。”“教师不间断的读书学习,不仅是成就自己,更是出于工作需要,是用一生的时间备好每一堂课。”“我们要把读书当做一种享受,跳出教材教参的狭小圈子,到广阔书海畅游。”„„

而今年老师们共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大家阅读热情很高,每周都有2-3位老师在教师例会上交流。语文老师根据自己教学,从雷夫老师的阅读写作指导联系到自己班级的阅读写作实际,反思到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班主任们更是从中看到一间教室的无穷容量,因为教室是一个温暖的家,首先自己要信任取代恐惧,自己是孩子们的榜样,做孩子可靠的肩膀。良好的班风就为学习提供了事半功倍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班风以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安静学习氛围没有破坏氛围的举动就是良好班风的开始,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教师真的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能以大人的意志强加或改造,是从他们的角度上让他们不是惧怕教师而是信任对方地养成好的习惯。老师们在思考着雷夫老师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学习他对教育的热爱执着。

通过读书,老师们开阔了眼界,受到浸润、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师德师能修养。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升读书质量。



学校老师围绕“六个一”来开展:一是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二是每学期精读一本必读书目,通读选读书目;三是教师每个月摘录一次读书笔记;四是每月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一篇教学反思五是每周教师例会前老师轮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教师相互倾听相互记录;六是每学期向同伴推荐一本好书。

学校搭建了平台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再现教师的收获。定期把教师学生读书的成果用物化的形式进行展览,如读书心得、阅读积累卡、教育故事、随笔等,让教师的阅读成果得以呈现。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专题讨论,老师们寻找身边的榜样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撰写自评互评材料,并在年轻教师中开展师德演讲活动。结合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共同收集撰写“身边的教育故事”把同事间平凡感人的教育故事展示在学校门口宣传栏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在宣传栏中展示师生共读一本书心得,让更多人分享我们的读书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75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