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4章 土地行政制度基础》,欢迎阅读!
第4章 土地行政制度基础
引言 (1)制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在其代表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等著作中,阐述了其对制度的理解。他给“制度”一词下过两个形式不同但实质一致的定义:
“制度实际上是人和资本存量之间及资本存量、产品劳务的产量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
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制度的作用就是“提供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
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 。他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诺斯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认为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人的行为,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防止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减少交易后果的不确定性,帮助交易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减少交易费用。
诺斯认为,制度包括“正规约束”和“非正规约束”以及这些约束的“实施特征”,即制度主
要是由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它们的实施方式构成。其中,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
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法律、政治规则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并构成历代相传的文化中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
诺斯还对制度的相关层次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安排可以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可以“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制度装置“是行动团体利用的文件和手段,当这些装置被应用于新的安排结构时,行动团体就利用他们来获取外在于现有安排结构的收入”。
从总体来看,制度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制度是行为规则,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不能够做什么事;其二,制度是人们结成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决定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框架。综合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可以看出,他们所研究的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范,既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等成文的规则,又包括存在于人的观念中、靠人的自我约束和舆论监督来实施的道德、风俗、习惯等。 (2)行政制度
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第一节 政治制度 1 基本概念
政治制度、政体、国家制度、国体 2 中国政治制度构成
宪法制度 中国的执政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军事制度 国家元首制度 干部-公务员制度 选举制度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构成
(1)宪法和法律体系 (2)中国共产党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民主党派
(6)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 3.政治制度和土地行政
(1)政治制度影响政府的组织架构 (2)政治制度决定政府的行政权限 (3)政治制度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第二节 经济制度 1 概述 (1)基本概念
(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和基本框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 经济制度与土地行政
第三节 社会制度 1 概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k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