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2023-01-01 10:3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史学概论》,欢迎阅读!
史学,概论
2历史认识的层次结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 每一项历史认识都包含着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事实判断:可以称之为考实性认识,它是通过对史料的辨析获得的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事实判断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事实的真相,为进行其他两个层次的判断打下基础。 第二层次成因判断:可以称之为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的认识,它是在已经确认的事实基础上对各个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联系的认识;成因判断是研究者完成了事实判断以后,总要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事实做出解释。对事实的这种解释,我们称之为成因判断。成因判断就是对历史事实出现的原因做出判断,实际上就对事实出现的因果规律性做出判断。 第三个层次价值判断:可以称之为评价性认识,它是在前两个层次的认识基础上对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制度和过程等进行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以资鉴于现实的认识。价值判断就是研究者对他所研究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或过程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做出判断。 事实、成因和价值这三个层次的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简略的归结为: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目的和归宿。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成因判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三个层次的判断组合起来形成以个完整的历史认识。

3、为什么说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

1)现实生活提出问题,引起人们对历史探究的兴趣; 2历史认识活动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3)现实生活的经验、知识、价值观是理解历史、评判历史的标准; 4历史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或解答现实问题。 4历史客观主义

概念:历史客观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相反,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历史相对主义

概念:历史相对主义(历史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论和怀疑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强调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它的真相,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的历史象或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建构起来的,各有自己的依据和道理,谁也无权宣称某某著作或论断代表了真理。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和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曾对历史相对主义理论做过系统的表达。后现代主义把历史相对主义推向了极端。反,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客体历史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历史研究的实践是能够逐渐接近的认识它的真相的。

美国史学家贝克尔《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把一切历史归结到人们的历史意识或记忆,强调人们不可能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真相。

5历史认识的三极分别是历史主体、历史中介和历史客体。这三级是能动统一的。历史体是学习研究历史的人,主要是指历史学家。历史客体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从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来看,历史事实要靠历史学家去发现、去认识;没有历史学家就没有历史主体的出现,也就不能发现、认识历史客体。 6、技术性方法和导向性方法

技术性方法,是确定历史事实的方法。诸如,怎样搜集、考订和辨识史料,怎样对史料、史实进行分类、排比,怎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避免混乱的推理等等问题这些技术性、


巧性问题的方法,就是技术性方法。历史学运用的各种技术性方法,本质上都是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和演绎法。

导向性方法,是研究者用来指导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原则。那些原则实际上是由一定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

技术性方法主要是帮助研究者“确定事实”的方法,而导向性方法主要是帮助研究“解释事实”的方法。由于导向性方法是从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解释事实”的指导原则,由此决定,持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就会采用什么样的解释原则和方法。

7两者的根本区别:其一,导向性方法是由研究者的社会历史观——历史本体论转化而来的;而技术性方法虽然在实际运用中总是与某种由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导向性方法联系在一起运用,但它本身作为纯技术方法并不与任何特定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相联系。其二,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决定两者之间存在着不能相互取代的互补关系。因为:

1、既然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而科学究主要就是做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这两件事,这就决定了着两种方法缺一不可。

2、技术性方法从推理的形式和技巧上有助于保证推理的严密性和首尾一贯性,但不能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科学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和相应的导向性方法虽然能够帮助研究获得绝无例外的普遍有效地全称前提和同样绝无例外的普遍有效地必然性结论,却不能保证研究者能够缜密无误地进行演绎推导,尤其不能保证研究者获得达到科学结论所必需的充分而确凿的事实。 8、合力

第一,虽说是由各个阶级的各个意志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而成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但这个总的平均数并不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的意志或力量的简单的算术平均数。

第二,合力还可以理解为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第三,来自社会各阶级和各领域的合力如何形成以及形成什么样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运动决定的。

10、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一方面,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的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些界限。 17、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分歧和论争

A、人本主义(强调主观)强调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且认为人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等等精神因素具有首要意义。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突出代表有弗洛伊德主义、萨特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史学本体论):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其中包含两种倾向,一是(领袖、精英人物决定论)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是代表者;二是(大众群体决定论)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代表者。 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yR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