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意象教学》,欢迎阅读!
古诗词意象教学
古诗词意象教学就是要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 意象 教学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是诗人情感的凝聚,在那客观的物象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悲欢离合,是诗人治国平天下的夙愿。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捕捉古诗词的意象呢?
一、概念简释
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何谓“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因此,在意象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形成怎样的画面,用这个意象想要传达什么,最后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策略
1、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的空间,展开意象
古人说得好“一切情语皆景语”,就是说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中说:“想象力是自由的,却又是自发地合规律性的。”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将作者写作的意象“复现”出来,将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意象还原”越是具体,就越有利于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有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由此可见,想象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古诗语言凝练,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领会词语、诗句、诗意的基础上,运用艺术联想和想象去丰富意象,把诗中语言、诗意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颗心,那种味;引导学生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做到在品读诗句过程中展开想象,进一步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2、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
3、结合诗词创作背景进一步理解意象负载的情感
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的背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使文学常识在高考中不重要,在读古诗词之前,熟悉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其生平经历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对读出古诗词的意象也有很大帮助,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在读古诗词时如果抛开写作背景不谈,只是读诗和分析诗这对读懂诗词意蕴是很难的,作者经历和成长环境在诗词的字里行间都有所体现,这对读出古诗词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身处作者的时代,去体验作者拥有的情感。
4、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h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