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欢迎阅读!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生死观 自然
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
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在故事叙述中庄子借子桑的口表达了自己对“命”的思考。贫穷的生存环境是天给予的呢?还是命给予的呢?思索的最后结果是“至此极者,命也”。庄子并没有提出去改变这样的人生,仅仅只是思考。无论是寓言里的野鸡,还是故事里的子桑,作为庄子寓言的主体,尽管生存艰难,但是都不会去改变生存的环境和生存的方式。
所以生的内涵就是“活”着,顺应天命的活着。
“活着”是精神追求的物质基础,所以庄子提出要“养生”,养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长寿,而是顺应天命的活着。看看“坐忘”之人“列子”,在经历了老师壶子的教导后“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这就是庄子倡导的“生”的方式——顺其自然的生活着。
二、自然的消失——死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齐物论》)热爱生命的庄子也在努力的去思考“死”的存在意义,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庄子自己并没有没有经历过死亡,他只能猜测并提出:死亡的人会不会后悔活着的时候呢?在这里庄子只是在猜测对生死的态度,并不是对死亡的诠释。而在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的最后一篇寓言: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寓言结束了,告诉我们“浑沌死了”,“死亡”在庄子的内心深处就是生命形式的结束,实体的消失,这个本体生命从此不再存在于现实世界。庄子在这里没有怀疑,只是陈述事实。死亡是消失,那么庄子认为死亡是怎么产生的呢?浑沌的死亡原因是因为被凿了七窍,违背了它的自然生存。也就是说:逆天而行就会死。很明显,庄子不能接受这样的死,逆天而亡的行为成为庄子批判的对象。
有人认为庄子的梦蝶是死亡的另类形式,庄子在《齐物论》最后说的那段“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让很多人都以为庄子是在指代“生死一体”,梦里梦外就是生死的关系。可是笔者看梦蝶,看到的是庄子内心的“物我两忘”,根本与死无关。因为庄子强调的梦,是依附于“生”的基本条件产生的,没有生命的存在就没有“梦”的存在。死亡是生命的消失,如果庄子说的梦蝶是梦“死”的话,那么庄子所说“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中的“庄子”与“蝴蝶”就不可能存在实体了,因为实体是生命,如果说生死同一,则不会有“物化”一说。所以,庄子对死亡的看法一直很简单,死亡就是自然肉体的消失,生命的结束。没有第二个意义。
那么死亡的生命里的精神世界是否也随着死亡一起消失了呢?庄子提出了“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实体消失了,生命消失了,但是精神会与火一样有其他的实体传递着。而事实也证明了庄子观念的正确,他老人家说的这个道理至今流传着。因为生命生生不息,思想代代传承,所以生与死不再是决定思想的主要因素,“绝迹易,无行地难”人们传承着前人的精神精华的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思想,于是《庄子》有了外篇,于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庄子》去看待庄子。
三、自然的融合——庄子的生死观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南怀瑾先生在《《庄子》讲记:大宗师——安时而处顺》中诙谐的解释:“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在一起讲,他们用人体来做比喻,谁能够把虚无当头,把生命当作脊背,把死亡当作屁股,换句话讲,一个人随时在空灵之中,活着无所谓,就那么活着, 死了就把身体丢下来,像拉一堆大便在地方一样。如果世上有一个人能够懂得,活着同死亡是一体,是道的一个过程一个现象的这个道理,那我们就可以同他做朋友了。①南怀瑾先生的讲解里谈到了“活着和死亡是道的一个过程、一个现象”,笔者认为“活着和死亡是一样的自然现象”,是同属于“道”里面的现象。道是庄子一生追求的精神境界。但是庄子没有任何一个字说过他是超越生死的,从《大
宗师》里,庄子通过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告诉我们“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孔子称赞“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那不是孔子称赞孟孙才,是庄子在树立“当世真人”的榜样——孟孙氏,也是庄子追求的境界。
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但是不是精神的结束,对于庄子来说,死亡是个体的必然,有生就有死,能坦然的接受生,就能淡然的接受死。
在关于庄子的传说里,有庄子丧妻后“方箕踞鼓盆歌”,可见庄子不仅仅是文字间的思考,行为上也是这样努力做的,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死,但是在传说里的庄子也不是真正的完全的如他的文字那样超脱,因为惠子还看到庄子那悲切的容颜,也就是说庄子在文字里说的能超脱生死,“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的真人境界,庄子并不能真正的淡然自己相伴多年的妻子的死亡,他无法淡然,无法“不知”,于是用“方箕踞鼓盆歌”的行为来提醒自己应该淡然。笔者从庄子留给我们的文字里看到了庄子内心对死亡的态度,“死亡”在庄子的内心深处就是生命形式的结束,这个本体生命从此不再存在。尽管庄子追求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情感上的过度起伏,但是他能真的淡然吗?一句“浑沌死”就能看出死亡在他心里依然是有情感存在的影响。但是对“道”的追求是庄子的理智所向,他将被死亡触发的情感淡化,直至消失。“悦生恶死”是庄子对别人的总结,在《养生主》里通过秦失吊老聃,三哭而出的故事告诉我们庄子认为悲痛死亡是没有顺应天命的表现,人的生与死都是上天决定的,人只能承受生,当然也要坦然面对死的必然。“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如同天会黑一样,人是会死的。因此不应该好生恶死。
《大宗师》里庄子将自己追求的精神境界形象化成了“古之真人”,“真人”的境界是“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生不用高兴,死不用悲伤。庄子一生都在努力向着这样的境界行进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话不是庄子表达自己,而是说给别人听的,似乎是一种安慰,“把我的生看作好事的人,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生是自然的,死也是自然的。如果生是开始,那么死就是结束。如同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是自然的必然。当自己面临死亡之时,为周围的人想,希望别人“善”待死亡。
为此庄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带着庄子的心以与众不同的态度看待生老病死,让世人惊叹的同时,庄周满足的离开了人世。他的生命形式结束了,但是他对生命的探究与想法一直引导着人们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南怀瑾《讲记:大宗师——安时而处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u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