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五字决”

2022-08-09 04:41: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文写作“五字决”》,欢迎阅读!
五字,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五字决”



公文写作“五字决” 公文写作是每一位文秘人员的必修课,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形象,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能否准确地反映工作开展情况,能否为上级部门及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工作信息密切相关,对提高单位知信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日常文秘工作中,也许我们每天都在写材料,我们往往会忽略认真推敲、提炼字句的表达效果,语意不是太过就是不及,让读者感觉不是夸夸其谈就是语意含混、底气不足。本人在工作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各位参考。

一、在“学”上动真格,练好写作“基本功”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学习的方式很多,平时要多阅书报,特别要注重中央、省、地、市召开的各种部署工作会议,认真研读,分析笔者是怎样构思、怎样谴词造句的,怎样实现高超的表达效果的。另外,还要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把别人写得好的语句摘录下来,认真分析、推敲,细品文中精妙。要养成细读、精读的习惯,不要停留在了解文中大意上,更要洞悉字句奥妙。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写作水平才能蒸蒸日上。 二、在“比”上细斟酌,提高表达的准确度。

在写作的时候,同一个意思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特






别是某些意思相近的词更是难以取舍,诸如“推动”和“推进”“保证”“保障”和“确保”等,看似意思相近,不细掂量,实难定夺,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对比。比如我们常说的推动经济发展,假如说成推进经济发展就觉得别扭。推动一词它所针对的是整体工作,推进是针对某项工作的某部分更深层次的做好、做细、做精。细推敲,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三、在“实”上把好关,增强表达的合理性。 公文写作过程中,要结合单位实际,准确表达单位实情、领导要求,避免表达上“打狂语”,漏洞百出,言不达意。

记得去年,乌蒙文化节在毕举行,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拟定方案,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乌蒙文化节在毕顺利召开。在拟定方案时,我沿用了确保乌蒙文化节在毕顺利召开的原话,后一想,觉得不妥,乌蒙文化节在毕顺利召开需要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并非城管局能确保的。于是改成确保城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细、做实、做透,为乌蒙文化节在毕顺利召开提供市容秩序和卫生保障,这样感觉合理多了。

四、在“听”上求真知,不断查找自身不足。 每个文秘工作者都有各自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习惯,这种风格和习惯一旦养成后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






在写作中,个人的一些习惯性错误总是屡禁不止,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一篇文章写完后,要认真推敲、修改,还要主动和同事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听听别人的意见,完善文中细节。切勿自命清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怕暴露自己写作上的怪癖,走入孤芳自赏、自吹自擂的怪圈。

五、在“定”上从“主”意,提高写作的实效性。 我们公文写作的题材多来源于领导提供、领导讲话、平时观察思考,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写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文中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某种观点。文秘工作是领导的耳目、喉舌,一般充当的是“旁观者”而并非“当局者”,当然,我们想努力站在领导的高度分析问题,尽可能为领导分忧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阅历有限,我们的认识和理解和领导是有相当差距的。之所以成文后,切忌自以为是、自作主张,仓促上报。要请示相关领导,在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正,这样的公文才具有实用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