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修订草案》,欢迎阅读!
制度修订草案
一、目的
由于制度拟制者对公司实际情况认知的差异性、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导致制度制定初期就存在涉及面较窄,不切合实际或不合理的情况;在公司整体环境逐步发生变化后,原有部分制度也就不再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效能建设,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企管部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制度进行修订。
二、原则
按照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宏观指导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原制度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删减和签批。
三、流程
1、前期准备
通过前期对制度进行的3-6个月的运行、实践,以及5个月来企管部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各中心、工厂对自己所拟制的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或不符合现有实际情况的条例都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故企管部将组织各中心、工厂对制度进行修订,具体事项及时间节点如下: 序号
日期
责任主体
事项
① 梳理需要修订的制度(由各中心、工
厂自行指定责任人);
1
6.16-6.26
中心/工
厂
② 以不同颜色的字体在需修订的条例
旁附上修订意见(注:原条例内容保留,勿删除)。
2
6.27
中心/工厂
3
6.30
企管部
整理各中心、工厂制度,编排上会讨论顺序。
1
备注 部门或工厂内部制度不用上会讨论,部门内部进行修订。 超过期限不予接收。
将修订好后的制度发送至企管部。
与总裁、副总裁、各中心、工厂负责人
4
7.1-7.2
企管部
人及制度讲解者预约时间,确认召开制度修订会议的时间。
5
7.3-7.4
企管部
拟制、签批制度修订会议通知,下发通知并告知参会者时间安排。
2、上会讨论
上会讨论主要是针对制度讲解者认为制度需修改部分进行讨论,对修改后的建议进行讨论,从而确认制度是否有修改的必要以及如何修改。与会者如对制度讲解者提出修改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会上提出并进行讨论。 序号
责任主体
会前相关准备:
1
企管部
① 再次与相关人员确认参会时间; ②会前投影、电脑、资料的准备工作。
① 各中心、工厂按会议通知中所排顺序轮流对与会者在会议
制度讲解者/与会人员
制度需修改部分进行讲解;
2
讨论过程中要
事项
备注 以会议通知时间为准。
② 会议讨论并形成不同决议的,讲解者需在电注意对发言时
脑文件中做好记录并进行保存(可用不同颜间的控制。 色的字体标注)。
会议结束后,企管部将带有批注的制度发送至
3 企管部
相关部门进行修改。
3、后期推行工作
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完成制度的制定,还包含后期的推行,以及执行效果的
检查,以确保制度建设达到原有目标。为此,会议讨论结束后,各中心、工厂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序号 1 2
责任主体 中心/工厂 中心/工厂
修订制度的签批。
事项
备注
各中心、工厂将新签批的纸质原件交企管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a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