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应急管理培训总结》,欢迎阅读!
社区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篇一:20年社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计划20年社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为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居民群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结合我辖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目标
通过对社区范围内的应急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对食品食用等生活科普知识的认识。促进社区对有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社区服务,创造有利于和谐的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指标和措施
(一)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防护手段和防护措施;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
公共事件的公众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二)以典型案例为样本,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介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剖析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开展现场专题宣传活动。组织有关社区干部参加应急管理的现场宣传。在宣传点设置宣传栏、摆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相
第 1 页 共 3 页
关宣传资料,大力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幼托机构)、进企事业单位活动。
(四)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讲座。结合工作实际,组织1-2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讲座。
(五)加强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社区和各网络单位的应急管理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应急方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对社区干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增强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安全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对应急救援队伍、社区责任干部、公共联络员和应急教育宣传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
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三、具体安排
(一)加强中心内部应急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片区管委会和社区的联系。社区应急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应急管理宣教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应急管理联络员和教育宣传会议,并向辖区居民宣传应急方面的知识,在全辖区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普及基本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逐步在公众中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倡导通过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减少因此而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每年对辖区居民进行应急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三)进一步加强辖区两所幼托机构应急宣传教育,防保科要与辖区幼托机构密切合作,全面加强应急知识普及教育,逐步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知识,逐步把自救逃生演练纳入校园安全教育计划中。适时开展卫生应急专题讲座等。
(四)加强辖区企业事业单位应急宣传教育,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宣传教育人员进行应急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回去后给本单位的职工进行相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K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