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3

2022-11-16 19:18: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3》,欢迎阅读!
工作总结,建设
202X年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erry2046”为你了这篇202X年医共体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港口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员培训,推进资源共享,提升效劳水平,医共体建设让辖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 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港口区医疗效劳城乡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港口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和开展实施方案》《港口区医共体建设规划(试行)》,建立以城区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根底的区级医疗共同体,制定了相关,实现了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积极会同财政、编委、人社、医保等部门,合理核定医共体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补偿机制等,确保医共体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

2.健全工作机制。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工作律、奖惩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在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建立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城区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纵向流动。 3.注重财政支持。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的工资财政划拨比例由原来的港口区人民医院75%、公车卫生院70%、企沙中心卫生50%、光坡镇中心卫生院50%、渔洲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50%统一提高至75%,并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原“五险二金”经费按工资财政划拨比例的75%,由城区财政承担。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额局部(原来由医疗机构负担局部)由城区财政承担。每年给予每个县域医共体专项补助经费10万元,用于实施县域医共体的城乡医疗机构根底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等。


4.改善就医体验。城区公立医院投入资金数千万元为医共体下级医院添置医疗设备,安装化网络设备,硬化、绿化院内环境等,先后建成特色中医馆6个,对医联体下级医院科室设置、诊疗流程进一步进行标准,有效提升医疗效劳硬件设施和效劳环境,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5.促进效劳下沉。对成员单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择优选拔聘任,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出任院长。选派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中层医务管理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20多名,定期下乡对各分院进行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查房,使分院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效劳能力明显提高。

6.强化信息建设。港口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参加防城港市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了双向转诊、远程医疗、远程会议等。港口区医共体总院改造自身信息系统并向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开放,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系统中录入诊者检验结果、查询就诊者检验信息、打印检验报告。影像云系统正在建设,港口区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将实现影像系统数据联通,远程阅片、会诊功能,为就诊者提供 APP查询影像检验信息的功能。

7.实施资源共享。今年医共体医学影像中心接待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上送CT检查330人次、彩色多普勒检查12人次、医学检验137次、消毒供应中心共接受医共体各分院器械消毒964件。医共体内共享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目前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1745人次,医共体各分院实现医疗收入业务增长约3.69万元,医共体各分院病人到总院3各个医学资源共享中心做检查(影像、B超、检验)时,经济负担减少10.00%,让利群众2万余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Z9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