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工作有哪些类别?

2023-01-12 00:08: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放射诊疗工作有哪些类别?》,欢迎阅读!
诊疗,放射,类别,哪些,工作
放射诊疗工作有哪些类别?

成都市大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611331

作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放射诊疗为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并不了解什么是放射诊疗工作?尤其是放射诊疗工作的类别。为此,本文就放射诊疗工作方面内容进行如下介绍: 1.什么是放射诊疗工作?

正常情况下,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2.关于放射诊疗工作,包括哪些类别?

结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按照诊疗的风险、技术的难易程度可氛围多个类型,即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X射线影像诊断,现对这方面情况进行如下介绍: 2.1介入放射学

提到介入放射学,是一种源于血管造影诊断、血管造影学家的创新性思维及实践。随着当前影像学设备的不断完善、改进,以及介入器材的快速发展,使得介入放射学取得明显进步。介入放射学,是借助医学影像系统监视作用基础上,通过经皮针穿刺/引入导管方式进行引流、抽吸注射、灌注、栓塞,进而达到诊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技术。总的来讲,介入放射学具有提供替代方法、新方法、可选择方法等作用。近些年,该技术因有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如下:(1)经导管动脉灌注术,可用于血管收缩治疗,如胃肠道出血(胃粘膜弥漫性出血、下胃肠道出血-插管肠系膜上及下动脉、溃疡出血-插管胃十二指肠动脉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通过阿霉素、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等药物作用,可有效治疗原发性肺癌、脑瘤、盆腔肿瘤、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溶栓治疗,以尿激酶、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为常用药,适用于脑动脉溶栓、冠状动脉溶栓等。(2)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用于控制出血、治疗血管痉挛及肿瘤等疾病,即控制出血,包括外伤性出血(肝脾破裂、骨盆骨折等)、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扩杨/肿瘤出血等):血管性病变,包括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治疗肿瘤,包括术前栓塞(肾癌、脑膜瘤)、姑息性治疗等。(3)非血管管腔成形术,用于治疗胆管狭窄、胃肠道狭窄、气管支气管狭窄、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等疾病。4)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技术,用于经皮尿路引流、囊肿及脓肿经皮抽吸引流等。 2.2医学

医学,是医学、现代科学技术(核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相结合的新产物兴学科,可分为临床核医学、基础核医学,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下:(1)甲状腺疾病方面,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患者体内血液甲状腺激素含量/与甲状腺激素有关的激素含量。另外,也可借助碘131治疗甲亢及甲状腺癌。(2)心血管疾病方面。 2.3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是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基础上,积极治疗肿瘤的新型技术手段,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关于放射疗法,可分为体外、体内,前者是指在X线治疗机、中子加速器作用下进行治疗;后者是在用放射性核素基础上进行治疗。通过射线作用,达到杀灭癌组织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放射疗法的足够放射剂量仅对被照射部位有一定治疗效果。所以,该疗法与外科手术相同为局部疗法。另外,放射疗法期间容易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如放射性皮炎、恶心、腹泻、腹痛、食欲减退等,增加患者不适感,甚至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现对放射疗法的使用范围予以总结,如下:(1)单纯根治的癌症,例如肺癌、食道癌、鼻咽癌、早期喉癌、早期口腔癌等。(2)联合化疗治疗的癌症,例如小细胞肺癌、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等。3)与手术综合治疗的癌症,例如胃肠道癌、肺癌、耳鼻喉癌、胸腺癌、胶质神经细胞瘤等。(4)姑息性放疗,例如脑转移的放疗、骨转移灶的止痛放疗、晚期肿瘤等。近些年,放射疗法已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认可。 2.4X射线影像诊断

X射线影像诊断而言,一般是指借助X射线性质特点基础上,获取人体器官、组织影像学信息,以诊治疾病的新型技术手段。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X射线影像诊断形式越来越多,包括X射线CT影像诊断、普通X射线影像诊断、DR/CR影像诊断、乳腺/牙科X线影像诊断等。


通过上述介绍、分析,可知放射诊疗工作在临床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开展放射诊疗期间需要重视放射防护措施,以保护患者、操作者机体健康安全。 3.放射诊疗工作的防护原则及措施 3.1防护原则

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辐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其中辐射实践的正当化,是在权衡利弊基础上,引入任何伴辐射照射的实践,以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放射防护的最优化,是在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基础上,严格控制任何辐射照射在合理范围之内;个人剂量限值,即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将个人剂量限值视为可忍受程度的上限。 3.2措施

如下:(1)受检者方面,由于大部分受检者并不了解接受放射诊疗时所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而未和医护工作人员提出相应要求,再加上部分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X射线检查时几乎实行流水作业形式,所以未能严格遵守规定、未主动保护受检者特殊部位等等,最终导致身体的不同部位损伤,如腹部损伤最为严重,其次为盆腔、头部、胸部、四肢。相关规定指出,要求工作人员在时间工作中务必遵守以下制度:登记、保存、提取及借阅检查资料;核素显像检查、X射线胸部检查不可纳入少年、婴幼儿的常规体检当中;在询问、了解育龄妇女是否怀孕后,方可进行腹部/骨盆的核素显像检查/X射线检查;孕妇不得进行X线检查,必要情况下,孕8~15周女性尽可能选择胸部X射线摄影检查。(2)陪检者方面,实际上,部分家属为了搀扶患者而与其共同在机房中受,引起陪检者机体受损。为此,要求在放射性药物给药、X射线照射操作过程中,严禁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必要时可安排一名成员进行陪检,注意做好陪检者的防护。另外,当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要求候诊者、其他人员不要进入机房,尤其是候诊者,更应在防护门外等候。 总结

本文就放射诊疗工作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明确放射诊疗工作的临床意义。与此同时,在文章中整列、介绍了放射诊疗的类别及应用情况,希望可以提升大家对各放射诊疗(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X射线影像诊断)的认知水平,积极配合检查,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确保机体健康安全。在此,希望本文所提到的内容对广大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4Z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