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欢迎阅读!
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方龙珠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
摘要: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关于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层出不穷,而针对各学科教师倦怠感成因的具体研究却少之又少。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主要因三种冲突而起: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试卷评价的标准性;教师教学的艰巨性和学生目的的功利性;专业素养要求的宽泛性和自身能力水平的有限性。语文教师应坚守大语文教学观、灌输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并有效协调、和悦身心,方能缓解或防治自身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语文;职业倦怠;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1)04-0007-02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工作态度消极;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或转行。
目前,教师职业倦怠感大规模地存在着,它给教学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如何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这也早已被教育界的同仁们所关注和所研究,但现实收效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教师职业倦怠仍普遍地存在着。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文章都是从教师这个大的角度去分析,它们所概括的只是普遍意义上教师所具有的职业倦怠心理一般表述,带有各科教师具有的共性。事实上,不同的学科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大相径庭,反映在教师的心理上所产生的感受当然也会呈现出各学科的固有属性。因此,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成因也会有所不同,而只有针对各学科教师所特有的倦怠感产生因素对症下药,弊病才能有所根除。
一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试卷评价的标准性之矛盾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不是针对教材应该“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选择)的问题,而是“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的问题。这主要由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所决定。一篇文章,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是多元的,而其中能被选为教学内容的就不止一项,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不可能教得面面俱到,因此必须进行取舍,即以选择某一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而即便是这一重要教学内容,往往也包含着教师个性化的解读,在倡导民主与尊重的今天,在经过了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课堂,教材的多元化解读也因此替代了标准答案而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教授同一课文时学生的课堂收获也可能会是不同的。
然而,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语文课堂上可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语文教参与试卷上是有标准答案的。比如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形象分析,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班上大部分同学认为她是一个刻薄自私的小市民,鲁迅对其抱有批判与同情之心,应作为中间人物来看待,课堂上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积极独立地思考的态度及观点。但是,期中考试试卷上的答案赫然将其做反面人物来标榜,认为她是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的典型。学生以课堂之见来答考卷之所问,此题普遍被扣分。试卷发下来后,学生不知道这个“标准答案”从何得出,我也和学生一样迷茫。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直被批判的“请君入瓮”的教学模式为什么还大面积
地存在着。置身于考试的漩涡之中,升学的强大压力驱使人不得不服从。以后的课堂再不敢让学生就某些问题(如主题思想)等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的个性解读也因此被湮灭在“教参”绝对的真理上。日复一日,长此下去,课堂逐渐失去了原本多姿的争鸣与创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教师沦为教参与标准答案的宣讲机器,倦怠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教师教学的艰巨性和学生目的的功利性之对立
学生大多有过这种感触,数学等学科只要多练习多做题,分数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提高的,而语文易学而难精早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语文再多读多背,做再多的题,分数始终在某一点上徘徊,难以立竿见影。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他们仍然把分数作为评判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手段,这就很容易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中甚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语文课,橡皮课,几天不学没什么。”“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基础,于是沦落为学校的“小三子”、“小四子”。因而教师为了把课上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付出比其他科目教师更多的努力,比如,为备好一堂课,语文教师要花五六个小时去查资料,设计教案,揣摩语言,这在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这还只是教学的一个小环节,其他的如批改学生作文,两个班,一百多个作文本,每两周一篇,每一篇学校规定都要作精细批改,要有眉批、行批、旁批、尾批,仅此一项语文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如果不是亲历亲为者,怕是很难体会到个中艰苦的。辛勤的汗水却没能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的成绩仍只是徘徊,学生对作文仍只是看个分数即置之不理,语文教师批改的辛苦也就换来学生的一眼。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强烈对照极容易在语文教师的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与疲惫感,进而对语文教学的激情逐渐消失,身心俱累。
(三)专业素养要求的宽泛性和自身能力水平的有限性之冲突
每次课改,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总是语文,业内业外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与指责总是最尖锐的,诸如把思维能力的培养、道德文化的熏染、品格情趣的养成等方面的问题大都归结于语文教育的失败,而失败原因的焦点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语文教师身上。从事过一线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大多有这种体会: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难,当现在的语文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原因也有多方面,笔者在此不一一累举,只就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中所应具备的知识储备这一项作些简要分析。
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系统的语文专业知识,二是扎实的教育学知识,三是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前两方面是各学科必备知识,而第三方面是语文所独有。“科学文化知识”虽然只有六个字,但内涵极其丰富,它包括思维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通晓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基础理论,懂得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论,还要广泛涉猎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常识,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还要针对性地掌握教材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因而有人曾经形象地把语文教师比喻为一个“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堂上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能信手拈来,自由发挥。可是由于语文教材变动频繁,各种知识更新迅速,学海无涯身有涯,教师除了要应付繁重的工作压力外,还得抽出时间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能与当今社会的各种观念、知识相趋。因此,一方面,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导致语文教师无暇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当今时代与社会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迫切需要,这两者在语文教师的内心产生了压力感与冲突感,这种感觉得不到释放,会使语文教师产生焦虑和无助的情绪,长此以往,倦怠难免产生。
以上是在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极为容易产生的三种冲突,也是语文教师产生倦怠感的重要原因,找到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一线教师远离倦怠,重拾教学激情。
二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坚守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教师一旦肩负起语文教学这个重任时,就要摆脱考试对自己教学的束缚,将大语文观根植在自己的心里,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为首任,以意志为底蕴,把教学的方向切切实实地调整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真正放手去做,就会发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与成绩并不矛盾,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可以证明这点,如李镇西、赵谦翔、程红兵等,他们都取得了学生个性发展与考试成绩优异的双丰收。语文教育的规律也告诉我们,真正好的语文教学,总是在语文与生活的融合中使学生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养,因此,教出的学生必然语文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能读善写,而必定具有很大的后续发展的潜力,成绩当然也不会差[1]。语文教师要坚守住大语文教学观,不因现实的动荡或浮躁而改变立场,也不因短时的考试失利而失去信心,要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慨,即便戴着脚铐跳舞也要舞出自己独有的灿烂与辉煌。
(二)灌输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语文教学真正要实现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能坚守大语文立场,同时学生也应有正确的学习理念。这主要是针对学生应试之心太切,唯分是瞻的语文功利学习观来谈。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基础,是百科之母,学好语文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语文学习的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的统一体,是在为终身的长远发展做铺垫。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是熏陶渐染、日积月累等等,这些观念在应试爪牙伸遍教育各个角落的情况下特别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灌输和引导,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明确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以此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增强了,这种“内驱力”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足够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反映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会使教师的心中产生无比的欣慰与激情,付出得到回馈, 教学兴趣必会大增,倦怠自然会消失殆尽。
(三)有效协调,和悦身心
语文学科的复杂性综合性决定了语文难教,语文教师在困难面前既要有迎面而上的勇气和决心,要有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使命感与紧迫感,但也应协调好工作生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科学性与实效性,坚持劳逸结合,做到张弛有度,有意化减工作密度和放慢生活节奏,尽量减轻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自己长期处于劳逸适度、心态平和的工作和生活的氛围之中[2]。
三结语
关于语文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是笔者亲身经历之后的初步分析与对策研究,目的是希望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同仁们能远离职业倦怠,演绎好语文的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1] 窦爱君.钱梦成与语文导读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2] 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校杨凤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X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