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提问点亮幼儿思维的火花

2022-09-06 12:35: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有效提问点亮幼儿思维的火花 》,欢迎阅读!
点亮,火花,提问,思维,幼儿
用有效提问点亮幼儿思维的火花

作者:周国兰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3年第12



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张垛幼儿 周国兰

【关键词】有效提问 幼儿思维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95-01

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可以将幼儿、教师、活动内容串联起来,激起幼儿学习欲望,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活动中,笔者试图通过设计合理恰当、科学艺术、开放启发式的有效提问,点亮幼儿思维的火花,促使幼儿由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状态转化。

一、诱发式提问——激趣促思

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合理设计有趣的诱发式问题,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激活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隐身动物》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白色的蜡笔在白纸上画上一些隐形的可爱的小动物,然后用颜料笔沾上颜料在纸上涂抹,原先看不见的动物立刻显现出来,诱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趁机提问:“这些小动物在和我们捉迷藏。你们知道它们原来躲在哪里吗?你们是怎么找到他们的呢?”教师通过诱发性的提问,激发幼儿一探究竟的欲望。幼儿纷纷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索“油水分离”的现象。这种趣味性的诱发式提问,能幼儿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分析、整合已有经验,从而获得新经验

二、冲突性提问——以境释疑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解决冲突性问题的情境,让幼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内驱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对学习能力、探索能力水平较高的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富有挑战性;而对那些能力稍差一点的幼儿,教师则可适当降低问题情境的难度。

如在教学《玩泥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问题冲突情境:分别幼儿准备一些沙土、黄土、黑土和水等,幼儿在玩的时候,发现不同比例的土和水混合后,有的能揉成团,有的不能揉成团。教师结合这一冲突引入问题:“怎么会这样呢?”幼儿在教师的提问下去思考、分析和探究其中的原因,从而解决冲突。

三、逆向式提问——反思提高

教学活动中,逆向式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根据问题的结果追根溯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大熊的拥抱节》中,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对别人做错过什么事情?”让幼儿在述说自己的亲身体验中,体会珍惜友情、相互宽容的重要。教师也可逆向式提问“别人有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从反面帮助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开放性提问——培养创新

开放性提问能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发展幼儿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提问模式,采用开放性提问,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

如在《龟兔赛跑》的教学中,教师提问:“你觉得小乌龟和小兔子赛跑,谁会得第一?为什么?”这样的开放性提问,能启发幼儿猜想不同的比赛结果,想象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幼儿的思维不受束缚,就能海阔天空地畅想,从而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追问式提问——层层深入

追问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进行的二度提问,追问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新一轮的思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追问要具有一定的技巧,既要紧扣幼儿先前的答案,又能引领幼儿顺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教师在追问时切忌跨度过大、难度过高,以免给幼儿的思维造成障碍。

如在教学《造房子》时,教师提问:“刚开始时小林和小芳两个人是怎样造房子的?他们俩造好了吗?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后来他们俩又是怎么造的?为什么能够造成功?”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幼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质疑式提问——设疑导思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质疑,引发幼儿不断深入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幼儿主动质疑,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自疑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山坡哪儿去了》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山青水秀的美丽山坡”和

“光秃秃的山坡”两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环境破坏前后小熊的家园的变化,引导幼儿质疑:“美丽的山坡怎么不见了?山坡上高高的大树、香味扑鼻的野花怎么不见了,山坡边清澈见底的河水怎么变浑浊了?”幼儿产生疑问之后会主动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理解故事内容。

总之,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已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有效的提问,让孩子能思考——有参与思考的时间,会思考——有学会思考的能力,善思考——有创新思考的潜力。

(责编 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b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