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高二选修)

2022-08-26 19:40: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拟行路难(高二选修)》,欢迎阅读!
行路,选修,高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内容。

2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2 作品简介

南朝宋著名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诗共有十八首,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3 作品释义

释疑: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g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