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2023-01-24 08:3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农耕,上册,反思,原始,年级
部编版历史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课反省



部编版历史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课反省

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本课教课要点是南北方原始农耕文

化的成因及特色。本课教课难点是房子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经过预习导学模式教课,我有以下反省:

一:本课教课长处以及我的收获:

1:本节课着重于剖析、比较,重视于双方面的内容,河姆

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 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获得的巨大进步:

磨制石器的使用,

原始栽种业的产生,房子的建筑,原始手工业的开始等。

2: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作比较,使学生

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从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 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组成了太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 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吻合学生的实质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 参加的踊跃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获得了较 好的成效 .

3:关于河姆渡、半坡旧址的农耕生活,经过指引学生察看

几幅劳动工具、农作物、陶器的图片,看图学史,让学生自己去 发掘这些文物中储藏的历史信息 复原农耕生活的原貌; 关于房 屋特色及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第一要让学生理解两个旧址所在地

1 / 3


部编版历史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课反省



的自然环境,关于这一点,其实不采纳直接叙述的方式,而是让学



生自己察看气象资料图片,自己得出结论;而后指引学生想象在



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怎样居住得舒坦,学生发挥想象后,再揭晓



答案,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房子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本节课我一直贯彻教课方案的思路,环绕设定的三位目

标进行教课。采纳“先学后教”的教课模式,着重指引学生进行 分组议论,合作研究,充足给学生供给思虑的空间,力争培育学



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教授者转变成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足发挥了学生的踊跃创建性。



5:这节课设计问题比较吻合学生的实质知识基础和认知水

平,学生参加的踊跃性较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



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预习和察看图片的方法,培育了学生观



察、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课弊端以及本课不足:



1:本节课是重生刚接触的第二节历史课,我没有充足利用

教材的文字图片进行教课及指引学生学习,没有可以有机的融



合在一同,指引学生认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模样时不够到位,



因此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认识不够,这是此后自己需要改良的地



方。



2:在历史教课中,特别是古代史的学习中,要多给学生展

历史实物,让学生直观感觉,从而记忆深刻。

: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Wf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