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7-1.586 案例督导:青少年学生不愿意咨询怎么办?》,欢迎阅读!

案例督导:青少年学生不愿意咨询怎么办?
咨询师甲:
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关于青少年抗拒咨询的问题。
我接到一个培训机构老师转介的个案,15岁女生,有社交恐惧症,马上参加中考,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培训机构老师也建议她做心理咨询,但是孩子本人抗拒,这种情况李老师有什么建议呢?
督导师:
对于这种情况,要分面对面询还是电话咨询,不同情况处置不同。 咨询师甲:
可以面对面咨询,也可以电话咨询。现在的设置最有利的是面询,她每周都去培训机构的,不过我们还没有见过面呢。
督导师:
因为来访者很难建立关系,所以面询前几次可以由家人陪同一起咨询。
电话咨询效果不如面询效果好,如果是其他方式咨询而且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先文字咨询,虽然这是一种低效的方式,但至少可以打开和这种状态的来访者的关系。
咨询师甲:
明白了,但是如果我在这个培训机构的场地做咨询会不会造成咨询边界模糊呢?还是其实可以更便捷?
督导师:
你的面询如果没有选择,也只能如此,但你本人一定要客观觉察。 咨询师甲:
嗯嗯明白!但是现在怎么鼓励这个小来访者可以接受咨询呢? 督导师:
这不是你的问题,如果她不能被父母带过来,不在你工作范畴,你可以和父母探讨她抗拒的原因,先做家庭咨询。
咨询师甲:
好!先做家庭咨询。
督导师:
这种咨询必须先赋能再建立关系,来访者太脆弱需要很小心的贴着走。咨询过程中要防止被家长带偏,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庭多半有问题。
咨询师甲:
明白!对,她的妈妈的确是高焦虑,也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孩子。 督导师:
妈妈的强控制可能会导致来访者出现退缩回避等行为模式,时间长了可能会引发抑郁恐惧情绪,另外孩子还在人格形成期,但也可能存在人格方面的问题倾向。
和此类家长工作起来很艰难很费力,控制型父母只想改变孩子,当自己的策略失败,会先去找机构辅导老师,不行再加咨询师,不行再加医生。他们认为是孩子出问题,而不太接受自己的教育或父母本身性格存在不足。
咨询师甲:
嗯嗯,确实很多家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督导师: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就像三打一,一般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崩溃。 咨询师甲:
没错,她现在就是弱弱的状态!今天早上,她辅导老师把她在课上的状态发给我,当时就是一种被打压后弱的只能用什么都不做来反抗的状态了。
督导师:
所以这个咨询的成败在妈妈,来访者妈妈焦虑控制,会严重影响干扰咨询。我们带来访者往前走三步,父母往后拖五步,整个工作过程很艰辛。
咨询师甲:
确实如此,辅导老师已经感觉到了。这点我真的很能理解,家长自己很焦虑,可能接受了咨询之后好一点,但是看到孩子又出现自己看不惯的行为时候焦虑又跳出来了。
督导师:
这类家长往往会选择性无视孩子的进步,只说孩子不好的地方,不断打击孩子和咨询师,你刚接触此类咨询,会出现耗竭和无力感,必要时在督导指导下进行及时调整。
咨询师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O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