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意义》,欢迎阅读!
![物理教学,意义,实施,中学,教育](/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7.jpg)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意义
【摘 要】STS 教育是当今国际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STS 教育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影响等特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 STS教育 意义
STS 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的缩写,STS 教育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其基本涵义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教育。”STS 教育是当今国际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如下的特征:
(1)强调学生的参与。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都要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精神。
(2)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技术得到比过去更多的重视。这是现代技术成就的各种产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反映和必然要求。
(3)强调个人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兼容,要求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4)强调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STS 教育在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的同时又主张“Science for all”(科学为大众) 。
(5)更多地体现未来教育。STS 教育以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强调个人生存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要求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应付未来生活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决策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STS 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人才。
总之,STS 教育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特征,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和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所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是实施STS 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具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1980年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墨尔本召开的专题讨论会上一致认为STS教育是“一个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它对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是首要的。STS教育根植于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分析,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基本条件。STS教育思想之所以与科学素养教育密切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它们倡导了共同的理念。两者除了强调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外,都将生活、社会、文化、态度、价值观等因素作为教学基本的组成成分。
第二,有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理论同实践的结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只有立足于实践,着眼于应用,才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当代人们普遍关注的科学技术社会问题。如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难以进入中学理科教育。因此,中学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思想不仅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还重视技术工艺生产方面的应用,更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现代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同时具有两种能力:一是以科学技术水平高低为标准的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二是在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发展水平上的制约人的意志、态度、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发展方向与水平、改造精神世界和社会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思想,把知识与应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价值观与关注社会融于教学过程之中,使物理教育的内容更趋完整,不仅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培养问题还关注人作为“存在的问题”,更具教育性,同时在功能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第四,有利于促进了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和加强了素质教育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现代科学发展呈现出的学科间、学科内多层次、多样化的交叉发展趋势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性特点,是世界整体性的反映,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的综合的观点分析问题是现代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逐步树立世界是一个整体的观点,在更为宽阔的视野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第五,有利于使物理教学内容构成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动态体系。物理教学渗透STS教育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解决因教材内容滞后早成的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了解
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殷登祥.论STS及其历史发展[J].哲学动态,1994 ,(8).
[2]蔡铁权.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 (2).
[3]孙方晓,金秀慧.STS教育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天津教育,1998 , (1).
[4]欧阳虹,张锋.理科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的探讨[J].枣庄师专学报,2000,(5).
[5]王康健.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湖北中小学实验室,199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