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培训学习总结

2022-08-10 18:48: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课程思政培训学习总结》,欢迎阅读!
思政,高职,课程,总结,培训
课程思政学习总结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针对高职院校“纲要”特别明确了要“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城市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纲要”既是对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落实,也是对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总结更是对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指导。顶层设计已然成型,现在迫切需要接通“最后一公里”,将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从学校、教师到学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要走出“课程+思政”的简单做法,杜绝套用思政课程的内容与方法,教书与育人形如“两张皮”的现象。“两张皮”指在非思政课程教学中,专业内容和思政元素之间未能达到有机融合,形成各说各的局面。本人非常有幸参加由广州大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阚雅玲教授以自己的职业生涯抛砖引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入手,不断建立新目标-努力-达成目标,要站在更高的格局、高度看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课程是老师的产品、责任田、自留地,我们必须精于此道。阚雅玲教授结合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通过有趣的案例为学员们讲解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教学实施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总结了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构建基础和构建原则,并列出了很多有用的课程思政策划工具,收获很大,现就此次培训做以下总结

开启工作的基本方法论黄金圈法则从里到外思考问题,Why-解决动机、动力,目标和方向;How-方法;What-是什么。

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为什么课程思政?“道”的问题。有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勇气、更有责任的担当,坚定不移而又创造性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新商科职业教育创新引领者。做好顶层设计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何课程思政?“术”的额外难题。为目的、目标、对象等服务,是路径、手段、方法。 先做顶层设计理论引领-名师先行-问题导向-工具驱动。其中,工具非常丰富:




教授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给学生的期许: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人。首先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授重点介绍了黄金圈、逻辑层次图、语言负转正、成果框架(积极正向、自身可控、一小步行动、SMART原则)、情绪管理ABC、平衡轮(呈现-分析-比较工具)、时间管理工具、AMBR焦点管理八种工具

理念:方向比方法更重要;适应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不能适应的,既适应不了也改变不了就接纳它;学会接纳情绪;不要和别人比,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授展示了国家级课程思政的系列成果,最后总结了方法论,课程思政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狮子队伍、推动教材改革、强化校企育训结合等。

经过这次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课程思政有底线,无上限。底线是教师必须本着对国家、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管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无上限,则指教师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基础上,努力优化课程设计取得更好育人效果。实现“全课程育人”格局必然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着眼学生内在需求,本着教育部关于所有课程都要履行立德树人职能的要求精神,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论,根据课程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思维逻辑,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取得实效、行稳走远。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我们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e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