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成日升的散文《?我的爷爷奶奶》

2023-05-01 20:3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石文坛]成日升的散文《?我的爷爷奶奶》》,欢迎阅读!
日升,黄石,文坛,散文,爷爷
[黄石文坛]成日升的散文《?我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爷爷三岁的时候,爷爷的爷爷和爷爷的父亲在1931年的同一天死于土改革命的肃反扩大化运动随后爷爷的奶奶以及爷爷的叔叔因此先后非正常死去。爷爷的娘亲只好带着爷爷和一岁左右的弟弟离开家乡,幸得爷爷的外婆家人收留。爷爷由他的舅舅抚养长大。几年后,爷爷幼小的弟弟以及娘亲相继离开人世。爷爷十三岁左右的时候,回到家徒四壁的老宅,独自生活,幸得左邻右舍宗亲的辅助,才得以长大成年、成家。奶奶两岁的时候,奶奶的父亲死于乱世,奶奶和她年幼的妹妹,以及奶奶的娘亲一起生活。爷爷和奶奶都是二婚,我也是后来才得知的。八、九十年代,我和那位慈祥的外曾祖母一起生活过。她很爱惜我奶奶,疼爱我父亲,自然对我也是蛮喜欢的。外曾祖母活到了94岁,奶奶也活到了91岁,都是长寿之人。

爷爷勤劳一生,奶奶操心到老。两个命运极其相似的人,一起生活了50多年。爷爷很性情,说到伤心处,提及悲催的家世、成长的经历和痛楚,会泪流满面;在我的印象里,爷爷大多时候都是沉默寡言的庄稼汉,除了整天劳作,没有其它嗜好,但有时候脾气很倔强;奶奶懂得为人处事,心胸开阔,顾全大局,有主见,不卑不亢。爷爷大字不识,不懂政治;奶奶记忆力非常好,懂得许多历史典故,还说得出许多日语词语和句子。在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爷爷总是挨批受斗的对象;奶奶常常运筹帷幄,由于她是本村的外孙女,她可以奔走求助,毕竟村里有她的舅舅或者表兄表弟,他们总能帮助几分。由于奶奶人缘很好,我们小时候,哪怕是成年以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她为人好、而受到邻里的尊重。我们只要跟她坐一起,就感觉特别踏实、放松。工作的繁忙和收获,生活的不顺和开心,都很乐意和她慢慢絮叨,然后,她用她的那些“老古董“(古人的故事)跟我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她用她的低调,教育我们尽量要做“美指头“(小手指),低调不外露。她也教育我们勤俭乐观地生活,再苦都要熬过去,再好也要节俭不铺张浪费。 爷爷活到了75岁,奶奶在他离世之


后,继续活了16年。我对爷爷过早地离世,颇有几分歉意。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善、而且变得更好。奶奶说,要是他能活到现在(2010年代)、见证农村的变化,他一定会乐开怀的。爷爷最远去过武汉,在他看来,已经非常满足了。假如爷爷能活到80岁,我想我肯定会陪他游历、好好地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惜,时间不等人,未能如愿。我们把所有的心愿尽我们所能地用来孝敬奶奶。奶奶在80岁之前,用脚丈量过南京路、外滩以及城隍庙,亲历过繁华的大上海,也体验过洋餐厅的美食。在她85岁高龄的时候,我曾经跟父亲还讨论过,给她办美国签证,我很想让她看看真实的别国世界、看看“脚板对脚板“(奶奶的原话)的地球那一边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因为奶奶年事已高,我们也就搁置了。 爷爷和奶奶都很重视读书,尽其所能,供养子孙上学。父亲由于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没能继续升入初中,这可能也是爷爷奶奶非常亏欠父亲这位长子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们一辈子帮着我父亲这边的小家庭操劳、助力。叔叔1990考上大学的时候,爷爷高兴,奶奶也十分高兴。父亲颇有感概地说,得感谢改革开放的政策。不知用感谢是否恰当,但是,在现有的社会环境里,仿佛也只能这么说了。1997年,我也考上了大学。爷爷奶奶都十分欣慰,毕竟他们亲手把两代人都送进了高等学府。从我那封闭了近500年的乡村看来,即使是大专院校,也是比较高等的学府了。爷爷通过他的辛勤劳作,用粮食、菜籽、苎麻、代人养牛、替人种田等等许多方式凑些学费,先后资助叔叔和我读完了大学。他用他辛劳的方式,劳苦一生,为了子孙能够成为有用之人闯荡世界,而默默地奉献。 记得上大学的那一天,我们都没有手表,也不知时间,开学是918号(农历八月十七),已过中秋,爷爷奶奶很早起床,两位老人想一起送我到富河对面搭车去武汉。母亲做好早饭,吃过之后,我们四人一起趁着明亮的月光,走出村庄的老宅,渡过富水河。那一刻,记忆犹新。月光下的富水河,波光粼粼,犹如白昼,但又胜过白昼,我们摇橹摆渡,只听见水潺潺的声音,静静地悄悄地,我开始离别家乡、踏上新的征程。那时,爷爷奶奶都近70岁了。爷爷身体还很硬朗,奶奶腿脚不便,于是我们走得很慢。塞满东西的行李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X8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