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欢迎阅读!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国人民智慧而首先提出来的,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创见,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理论的新发展。 本文阐述了“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的提出,理论的基础依据 ,内容和其重要意义,体现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其随后的稳定繁荣,显示出了“一国两制“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为解决台湾问题和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范例。 关键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祖国统一 台湾 中国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1987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2年12月五届五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指出,“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表明,“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理论的基础依据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个新思想,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理论的新发展。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为构建两岸和谐发展和统一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的框架作用。
3、“一国两制”理论的内容
“一国两制”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基本内容包括:
①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基本涵义的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一中一台”、“两个中国”或“一国两府”的分裂主张。
②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祖国统一后,港、澳、台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③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是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统一后,台湾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财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定商务、文化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高度自治”不同于“完全自治”,“完全自治”的实质是推行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任何自治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全自治”论把相对独立的自治权推向极端,是为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和平统一的台湾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的阴谋服务的。
④和平谈判。为结束敌对状态,实现和平统一,两岸应尽早接触谈判。但中国无义务对任何图谋分裂中国的行动做出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4、“一国两制”理论的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创造性运用,这一构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在理论上,“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a、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共存,从而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只允许存在一种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的认识。 b、“一国两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c、“一国两制”创造性地发展了和平共处原则,使“和平共处”有了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 (2)、在实践上,“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范例。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对台的一项基本政策,有效地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它为完成中国现代化任务以及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它是和平共处原则在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运用和新的创举:它为海峡两岸提供了政治整合以及政治权力分配的思维路径;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民主制度共存的可行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它为两岸政治秩序提供了和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S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