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的战略价值

2023-02-10 13:39: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国电影的战略价值》,欢迎阅读!
美国,战略,价值,电影
美国电影的战略价值

毕研韬



从思想战(war of ideas)角度考量,好莱坞是美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在未来,好莱坞大片必将为维护美国利益再立新功,这是由美国的立国基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共同决定的。

立国之初的美国追求“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和“拥诸无可转让之权利,包含生命权、自由权与追寻幸福之权”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they are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美国全部的国家机器都不遗余力地弘扬、输出“美国价值观”。今天,美国将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视作保障美国利益的首要任务。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学术事务院长Stephen M. Walt坦承,“美国的领导者将这不受限制的权力看作是一种塑造国际环境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美国的地位,并在未来收获更多的利益。



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塑造国际环境、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Stephen M. Walt一言以蔽之,“美国的领导者已经在努力寻求尽可能多的国家接受它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特殊理解”言之,美国维护其霸权地位的首选武器是操纵全球认知,而作为硬实力的经济制裁、政治压和军事打击只是辅助手段。美国外交委员会现任主席Richard N. Haass坦诚,美国支配一切的目标就是将其它国家整合进一种安排,从而“维系一个和美国的利益及价值观一致的世界”Stephen M. Walt毫不隐瞒,在这一点上,美国的政策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美国的战略精英们将外交、信息军事经济(合称DIME视作国家实力的四大支柱,将维护美国价值观视为保障美国利益的核心任务。20076月发布的 U.S. National Strategy for Public Diplomacy and Strategic Communication开篇就称,The strength, success and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st on our commitment to certain fundamental values and principles。该文件要求,美国所有的对外努力都要支持并弘扬美国价值观,因为反对美国价值观就会危及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2010《国家安全战略》称,美国人民和私营机构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自然包括威力强大的电影业。



Stephen M. Walt认为,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基础之一,因为文化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魅力能够塑造其它国家人民的喜好,使他们和美国追求相同的事物。Stephen M. Walt很自豪地提到了美国电影的作用。他说,“在2004年,即便忽略美国本土的票房,单看其在国外的收入,25部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都是美国的作品。 Stephen M. Walt之所以引以为豪,是因为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梦”或“美国文化”的代名词。用法国电影史学家Georges Sadoul的话说,美国的精英们已经把电影变成了“一种颂扬美国生活方式及其主要工业产品的工具”



美国电影早就是重塑其国家形象的有效媒介。美国品牌专家Simon Anholt曾说,在塑造国家品牌方面,“电影、音乐艺术文学相当重要。它们使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色彩更鲜艳,细节更丰富,内容更充实,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指出,如此打造出的美国品牌,“让全球无数人年复一年地接近、探索、了解和信赖美国。”电影等艺术形式在获


得巨大商业回报的同时,在消费者毫无知觉和防范的情况下影响他们对美国的认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是心理战专家Richard Crossman追求的境界:上乘的宣传看起来好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应该能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无论何种题材,美国电影都在努力塑造美国正面的国家形象:自由、平等、繁荣、豪放、可靠、青春、有趣、热爱和平,等等。天马行空的科幻片、开拓进取的西部片、气势恢宏的历史片、除暴安良的犯罪片、所向披靡的战争片、颂扬人性的剧情片,所有的美国电影都向世人展示美国人积极向上、重视亲情、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美国电影中极少出现“自由”“平等”等严肃字眼,而是通过极具冲击力的视听效果和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来揭示主题。这点颇值得中国学习



Oliver Stone执导的电影World Trade Center就是一部非政治片的政治大片。电影一开始,早晨3:29,港务局(Port Authority)警察John McLoughlin悄悄起床,洗漱完毕准备上班。出门前,他轻轻推开子女们的卧室逐一探视。这一切都在刻画主人公勤劳敬业、重视家庭的良好品质。开车上班的途中,主人公打开收音机,听到了纽约市开始投票的新闻。这是一条插入式政治广告。随后是一组蒙太奇镜头:美轮美奂的天空;气势磅礴的华盛顿大桥;色彩诱人的哈德逊河,以及河对岸错落有致的纽约建筑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时代广场、世贸中心等标志性建筑逐一闪过。这仅是电影开头的两分钟。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镜头,都在提示美国和美国人的优秀特质。因此说,在一定程度上,《世贸中心》就是一部美国形象广告大片。



值得警觉的是,观众对此类新颖别致的宣传大片毫无免疫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外国观众对美国大片趋之若鹜,美国国家形象由此得以升华、软实力得以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好莱坞就是美国政府的广告部。事实上,好莱坞的电影大鳄们也曾为美军立下赫赫战功。 “二战”期间,美国需要招募一千五百万公民入伍。如何将这些临时招募的“无知”平民转变成优秀士兵?那时,电影还是一种崭新的媒介。社会理学家卡尔·霍夫兰霍夫兰与好莱坞著名导演Frank Capra合作拍摄了7集(每集50分钟)纪录片,实现教育与激励的双重目标。战后,《中途岛战役》《虎!虎!虎!《巴顿将军》《拯救大兵瑞恩》《壮志凌云》《变形金刚》等军事片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美军形象。



遗憾的是,国内有些人只看到了美国电影的观赏性和高票房,却忽视了其战略动机与战略功能。这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美国政府及其操纵的NGO常年邀请中国学者、新闻人、NGO领袖、草根达人以不同的方式访问美国。由是观之,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网络上的部 “美粉”就是美国常年“战略接触”的产物。美国大片之所以攻城掠地,俘获人心,主要归功于其宽松的制作环境、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一流的传播水平。信息时代,最复杂、最持久、最普遍的战争乃是争夺“制脑权”的思想战。在美国电影即将大举涌入之际,中国亟需从战略高度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刻反省。

(作者系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英文稿刊于《中国日报》2012228日第9版)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2-02/28/content_14707471.htm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S8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