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3-02-21 12:1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2级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欢迎阅读!
期末,心理学,试卷,幼儿,考试
2012幼儿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7分)

1.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 )的,不可替代的。 A.重叠 B.平行 C.交叉 D.互补

2.同伴关系或团体之间的归属感,有利于儿童克服( )引发的焦虑。 A.紧张和恐惧 B.孤独和无聊 C.独立和无助 D.孤独和无助 3.儿童的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影响儿童行为的内在因素是( A.观念 B.信仰 C.规则 D.道德

4.自己喜欢,就以为别人也喜欢;自己不喜欢,就以为别人也不喜欢,这就是 )的表现。

A.自说自话 B.自私自利 C.自以为是 D.自我中心

5.研究表明,在39岁年龄段中,儿童的( )攻击较为稳定。 A.报复性 B.敌意性 C.言语性 D.身体

6.研究表明,身体受过虐待的儿童在( )岁就开始出现社会认知偏差。 A.3 B.4 C.5 D.6

7.处于他律阶段的幼儿往往根据( )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A.最初动机 B.行为时机 C.实际后果 D.成人态度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3分)

1.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 的源泉,是儿童得到 前提。

2.同伴关系在心理上是 的,这有助于让儿童体验内在的尊重感。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是 也就是必须要有体验别人情感的能力。

4.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包括 两种形式。 5.社会认知的 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受 的制约。

7.游戏,尤其是 游戏,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8.树立榜样,本质上就是让儿童通过 ,习得和表现良好的行为。 9.他律不仅表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上,也表现在对 的态度上,认为规则不可修改。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行为就是不要酬报的行为。 2.观点采择能力就是接受别人观点的能力。 3.移情,就是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动别人。 4.敌意性侵犯就是企图伤害别人或故意破坏财物。

5.电视暴力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引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6亲子关系可以替代同伴关系。

7.同伴之间的情感宣泄和表达有利于形成归属感。 8.幼儿园是发展幼儿之间同伴交往的唯一课堂。 9.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那是因为他们身高差不多。 10.幼儿交往中,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比较容易受欢迎。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同伴关系

观点采择能力

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自律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同伴关系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幼儿在出生的头两年里在社会交往方面主要获得哪些技能?

3.幼儿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4.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5.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幼儿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有什么特点?

六、论述题(共20分)

试述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av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