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应急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应急,管理制度](/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3.jpg)
应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强化应急管理,预防和控制潜在事故或紧急事件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有效防治事故扩大,消除和降低事故影响,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质量检测中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紧急事件的认定
3.1依据风险评价及危险源辨识结果。
3.2内容包括:水灾水害、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等方面引起的紧急事件。
3.3紧急事件的认定要坚持全面、合理、科学的原则。 4.应急预案编写
4.1.应急预案的编写要坚持全面、简单、明了、有效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进行编制。
4.2.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
4.3.内容主要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5.应急机构组成
成立以车间主任为组长,党支部书记、设备副主任为副组长,车间管理组、各班组长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主任办
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6.应急装备配备
6.1根据紧急事件的认定,辅助、专职救护队配备相应的装备和工具,并对应急装备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6.2在生产作业现场的显著位置标注或张贴易于辨认的紧急疏散和逃生路线的标致,设立紧急联系电话,并保持畅通。
7.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应急管理日常办公室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对相应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做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
8.外部应急机构与联络
8.1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确定相应的应急救援体系,确定相应的内部识别标志,了解外部支援识别标志并相互告知。
8.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主任办公室)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发出预警或通知、求助、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和参与外部救援。
9.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与更新
9.1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应急预案编制应根据国家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性文件组织开展预案评审,保证预案内容完整,科学实用,保证各类型预案之间的衔接、协调和一致。
9.2为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并保持预案的实效性,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应急预案及时更新:
(1)日常应急管理中出现预案的缺陷 (2)演练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3)实战应用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F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