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欢迎阅读!

小学+初中+高中
寡人之于国也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2.下面的加红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
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 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子。
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7—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下列不属于孟子发展生产措施的一组是(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8.填空(加引号的部分用课文原句回答)
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即______与_____。前者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后者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9.对本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是孟子直接对梁惠王的批评。
C.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D.孟子不仅主张教民,还主张养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E.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小段,回答小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下·第四章》
10.给画红句子断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1.有关下列句子中加红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得,则非其上矣②不得而非其上,非也③贤者亦有此乐乎④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2.下列句子中不含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未之有也 B.乐以天下
C.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小学+初中+高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3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