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选择最佳契机,培养孩子的情商(“育儿心经”征文)》,欢迎阅读!
![情商,心经,契机,育儿,征文](/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0.jpg)
选择最佳契机,培养孩子的情商
如果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花儿盛开的流程,我们家长应该用爱去浇灌这朵花的花蕊;用手去清除这朵花的灰尘;用心去聆听这些花开放的声音;让它在美丽的青春里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之花。孩子,是家长经营的重心,因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家长用心去钻研。特别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占据绝大部分家庭,孩子脾气个性过于凸显,教育难度随之加大,令家长头痛不已。
如何才能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一直很欣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就是要我们关注孩子的情商教育。
什么是情商呢?成功100% = IQ20% +EQ80%。人的一生,20%由智商决定,80%由情商主宰。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科学家们经过各种测验和考察,证明了情商比智商对人更重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的情商的培养比单纯提高成绩更重要。 下面就以鲜活的实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我的教育心得。
吾家有女,年方十二,小名诗诗。因出生时满头卷发,被戏称为“小卷毛”。有人说,头发卷的孩子脾气大,个性强。确实如此,工作忙碌、隔代教育等众多原因致使她从小惰性强,学习不够自觉。所以成绩忽上忽下,跳跃性很大。即使换了一间名校,在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这么重要的考试中也是发挥失常,考得一塌糊涂,推荐生的机会与她失之交臂。
这时候,我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卷进以成绩论优劣的漩涡,没有严厉批评她惨不忍睹的考试成绩。因为我认识到如果在这个时候再给她压力,批评她,她一定会心力交瘁的,一蹶不振的。但也不能这样放任自流,不闻不理啊。如何找好切入点,把握好尺度,对孩子进行最佳教育呢?我一直在寻找机会。
在六年级下学期,她的很多同学、好朋友都接到名校的签约邀请书,唯有她无人问津。明显我感受到了她的落寞、郁闷、焦虑和不安。我觉得,这时候,机会来啦!我选择了用启发的方式进行情商方面的教育。我告诉她:“只要你尽力,问心无愧就行。无论去哪间中学,只要你是金子,始终都会发光的。但你记住,如果只是因为你自己懒散而导致失败,那以后做任何事你都不会成功。你今年已经12岁了,会思考会选择啦!你以后的人生该怎样?由你自己现在的学习态度来决定。”
就这样,没有太多的责备,在小升初期间,只是创设她想要的学习环境,加
上合理的鼓励,一点点的小压力。出于意料的是,这种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打骂更有成效。从此以后,“卷卷毛”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除自觉地完成作业外,还会破天荒预习复习,主动要求参加一些辅导班。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会陪她逛逛街,吃吃她爱吃的西餐,买买她喜欢的衣服,当然也会让她玩玩着迷的电脑。她爱写小说,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她可以有20分钟的时间自由创作。
就这样,松弛有度,她的情商也随之提高啦:考试失利时会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学会了珍惜与老师同学相处的分分秒秒;懂得了用网络小说表达独特的情感;学会了呵护身边的亲人朋友;别人给予关心帮助时会懂得感恩。情商的提高自然就促进了她学习效率的提高!一切的进步这样潜移默化又顺理成章。
最后她以轻松的心态上阵,如愿以偿考上西外和广雅,最终走进了广雅博正的大门,结束了难忘的小学生活。
女儿成长的这段历程,令我感触颇深。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要“和”也要求“不同”。是啊,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还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重视情商教育,这对于独生子女尤为重要。我们要尊重和关爱孩子,好的学习成绩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包括遇到挫折时的应对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把握好心理平衡的抗击能力。对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够做主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做主;孩子现在还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我们要用启发、帮助的方式使他自己想办法去做。这种教育才体现了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
美国的爱德华兹说:“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各位亲爱的家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一起和孩子去感受成长的点点滴滴,并能选择好最佳教育契机,加强情商教育,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在自信、成功、快乐中得到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X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