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论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论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
作者:叶芋伶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校园暴力的频发与近日来“复旦舍友投毒事件”的热议,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不容忽视的棘手问题。通过简述青少年犯罪的定义与类型,详细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以家庭、校园和社会为三个重要着力点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议,希望能为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贡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影响;预防;教育
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最热情活跃的力量,其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命运与发展。对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更应深切重视,提早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概述
由于“青少年”的概念包含了“青年”与“少年”两种年龄段的人群,故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将其具体认定为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群。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的行为触犯到刑法,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现今社会的青少年犯罪类型多为涉及数额较少的财产型犯罪,其犯罪过程中多采用恐吓或暴力的手段。具有事先预谋少、偶发性强、模仿成人与犯罪团伙化的特点。然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犯罪手段与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二、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
青少年犯罪的受众群体涉及其家庭、所在学校与整个社会大众的范围,所以分析其社会危害及影响也从这三方面展开。 (一)对家庭的危害与影响
由于我国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现今社会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就致使孩子往往会成为整个家庭关怀的焦点与重心。在此情形下,青少年犯罪无疑是对其自身家庭和受害者家庭的沉重打击。然而这种危害与影响不单纯地表现为双方家庭的经济损失,更表现在会对其父母亲人造成难以承受的伤害。犯罪者的家人往往要承受各种质疑与非议,伴随着孩子的犯罪,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与此同时,受害者的家庭也会陷入巨大的痛苦中,尤其体现在强奸罪的受害者身上,其很可能会因此长久地蒙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阴影。
(二)对学校的危害与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今社会,受到网络媒体不良信息的传播导向,青少年校园犯罪逐渐向更冷血、手段更凶残,凌辱、施暴与性侵犯并存的恶劣趋势发展。青少年犯罪对学校的危害与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在校同学的影响与对学校声誉的影响两个方面。
青少年犯罪者往往会在平日的校园生活中对其同学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唆使同学逃学、辍学,或是威胁与诱导其进行偷窃、抢劫、斗殴的团伙作案。在校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危害,有的同学会因此长期生活在恐慌与不安中,时刻担心并准备着面对来自同学的突发性危险,从而不能安心与专心地致力于学业。而那些有过直接受害经历的同学则更甚饱受身心煎熬,不得不转学甚至休学。
而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在校生犯罪会严重地扰乱学校原本稳定的教学秩序,威胁到学校周边的安全等。如此一来,学校的声誉必将遭受严重的负面冲击,在校学生也会相应的流失,更甚者会直接表现为对该校以后年度的招生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三)对公众的危害与影响
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公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犯罪行为对整个社会大众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如上文所述,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犯罪对其造成了不良的威胁,也必然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再者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明建设的角度,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与中华民族的希望,因犯罪入狱而延误学业,无疑将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而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攀升,不能为社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也会致使社会生产力的下降,有碍于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三、有关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的建议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而具体预防措施的执行则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开展教育
为了给青少年犯罪者改正与成长的空间,现今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坚持教育与疏导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教育被视为青少年犯罪“防火墙”,其具体需要从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四个方面开展。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主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要学会用辩证观点去分析与解决问题,防止因违法犯罪而耽误终生。家长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陪伴与监督者,辅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及时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应该通过设置选修课、定期开设讲座、案例展览、知识问答竞赛、参观少管看守所等途径对防止青少年犯罪进行的法律普及的宣传教育,使其在多样与轻松的氛围中增强法律、责任意识,学会尊重生命,从而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外,我国现今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还比较落后,家长与老师在此问题上总是采用回避的态度,认为孩子总有一天不说也会明白,更有甚者还会走进“认为性教育会导致青少年性早熟”的误区。其实学校与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才真正利于青少年认识、保护与把握自己,使其对自己的人生更负责。 (二)其他预防措施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其日常生活与心理变动,给予孩子必要的尊重与建议;另外家庭成员关系的和睦也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其日常行为也应当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在学校方面,要定期开展有意义的素质教育活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要摒弃注重学分而轻道德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重点关怀并帮助差生进步,避免其因自暴自弃而走向犯罪道路。
从社会的角度,要加强文娱书刊、影像的准入管理;严厉打击色情、赌博,增设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严厉打击社会不良青年团体,在加强惩治的同时也要给予改过者就业与再受教育的机会。 四、结束语
确保青少年远离犯罪,使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对于实现我国长治久安与民族富强具有重大与深远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q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