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学——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

2023-01-10 21: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殡葬文化学——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欢迎阅读!
文化学,丧礼,殡葬,程式,中国
第二十五章 现代中国社会的丧礼程式



目的要求: 1、了解国家丧礼的形式

2、了解中国社会通行的治丧程序

3 了解哀乐、挽联、花圈和悼词;

教学重点 :1、比较 唁电和唁函、国葬和公葬;

2 举行追悼会程序以及灵堂布置的要求

教学难点: 唁电和唁函、国葬和公葬的区分,灵堂布置及人员站列次序

授课方法:理论讲授法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模拟举行追悼会和布置灵堂)

教学过程:

一、 国家的丧礼

1、唁电和唁函:

唁电,指一国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或相当重要的人物)去世后,另一国专门发往丧主国表示慰问的电报。为此而发出的信函称为唁函。

唁电和唁函的语气和文字的多少视国家之间的亲密程度而定,一般较简短,特殊友好关系的国家则通常还要回顾一番“友情”,叙叙旧,就像私人之间的通信那样。

2 下半旗志哀:下半旗志哀,指一国的国家或政府首脑去世后,本国或友好的国家通过降国旗表达哀悼。国旗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将国旗全部扯下来表示亡国,下半旗则表示举国低头致哀。具体做法是: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然后降至离顶三分之一处。它有时在正式举行丧礼的那天,有时也在整个追悼期间,视情况而定。

3 国葬和公葬:国葬,又称国丧,指国家最高领导人去世后所举行的治丧活动,为一国最高规格之丧礼。古代称大丧,指皇帝、皇后和太上皇、皇太后等去世所举行的治丧活动。




公葬一般指担任公职或曾经担任过公职的显要名人,以及为国家社会作出牺牲的杰出公民去世后,由所在单位或政府或民众团体出面组织治丧班子(即治丧委员会)所举行的治丧活动。此时,殡葬的一切费用通常由主持单位负担。治丧中关于死者的生平介绍、悼词以及治丧期间的活动安排亦由主持单位负责办理,死者家属可以提出治丧建议,并积极协助。

二、中国社会通行的治丧程序

1、组织治丧班子:治丧委员会

2、分头料理

3、举行追悼会

4、灵堂布置及各人员的站列次序

三、 丧礼其它

1、选择哀乐。

2、挽联、花圈和悼词写法。

3、丧礼的服饰准备。

思考题:

1、什么是唁电、唁函?

2、什么情况下下半旗致哀?

3、试述中国社会通行的治丧程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N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