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主任对多子女家庭儿童的心理呵护》,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主任对多子女家庭儿童的心理呵护
作者:朱雪琴
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2017年第03期
【摘 要】二胎政策背景下,多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如果多子女家庭父母亲子关系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带来多子女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身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要引导家长当好儿童心理呵护的使者,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定位、一份真诚的理解,让家长悦纳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多子女家庭;亲子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53-02 【作者简介】朱雪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一级教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项关于二孩出生之后家庭内部发生变化的调查。对孩子发生的变化,多数被调查的家长反馈: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第一个孩子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懂事、不听话,不如之前乖巧。而对于家长精力的分配,绝大多数家长反映: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顾第二个孩子,只有极少数家长平衡分配了自己的爱。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家庭内部产生的这种微妙变化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现在的班级中,多子女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身上有着很多优点,如比较能包容忍让,能考虑别人的感受,懂得分享,但同样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孤僻、自卑、嫉妒等。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呵护其幼小的心灵,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一、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因为孩子一旦被贴上了标签,他就会做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1.定位过高,孩子过分压抑。
笔者观察发现:部分多子女家庭的学生在遇到考试时会表现得非常紧张、焦虑,甚至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有些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会出现一些偏激行为,他们易怒、不合群。当然,形成学生上述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提出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要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部分家长觉得在第一个孩子上学的时候,自己工作繁忙或缺乏经验,没能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所以他们就把这些关注都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补性地转移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待,会让他们失去自我,甚至会因为一直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自暴自弃。班主任此时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多给孩子以正面的激励,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前进的动力。此外要指导家长定期主动与自己的每一个孩子谈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父母的爱,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是很棒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定位过低,孩子失去发展动力。
在工作中,笔者还发现在多子女家庭中的某一个孩子会出现以下问题:或者是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动力,懒散、缺乏责任心;或者是骄傲自满,觉得自己非常优秀,失去努力的方向;或者是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将两个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进行类似“你比你哥哥聪明多了”“和你姐姐比,你的表现让我太满意了”的比较评价,这些看似正常的评价,其时无意间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传达家长的某种“期望”,这种比较评价会像魔咒一样控制孩子。有时候,即使是对某一个孩子的正向评价,对孩子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表现已经非常好了,不需要继续努力。 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有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变化,她开始对学习不是那么认真了,做事情的责任心也不强了,很多时候都是敷衍了事。于是,我去她家做了一次家访,他的妈妈一见到我就很自豪地说:“我家女儿可乖了,学习很自觉,每天一回家就做作业,从来都不需要我催的,作业做完后不是看书就是练琴,我每天都要催她下楼去玩。”我告诉家长:“孩子学习自觉是一件好事,但家长要注意引导,多关注细节,孩子会更优秀。”可是,妈妈接下来的话却让我不知怎么应对,因为她接着当着这个孩子的面对我说:“我家儿子已经上初中了,他也在你们学校上过学,你们应该都知道的,学习成绩很差,老师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找我。所以,我现在看看我们老二,有他哥哥的对比,我觉得她非常棒,各方面都很好。”这个妈妈没有意识到自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让孩子觉得跟哥哥比起来,我就是一个好孩子。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夸奖、表扬和比较,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满的心理,孩子觉得自己非常优秀,不需要再努力了,有时候做做表面的工作就行了,孩子变得做事情不踏实,开始投机取巧。
所以,班主任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正确认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激励孩子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同时班主任也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在多子女家庭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常常会忽略某一个孩子。父母的忽略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孤僻、自卑、忧郁、不自信,不易融入集体生活,独来独往。 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父母又要忙于工作,又要忙于照顾至少两个孩子,甚至三个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忽略其中的某一个;有的家庭重男轻女,理所当然觉得女孩子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2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