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的教学

2022-10-18 10: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欢迎阅读!
古诗词,有效,进行,教学,如何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精深,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呢?下面就实际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反复诵读,读中感悟诗意

无论是哪个学年段的古诗词教学都要充分地读。“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重要方面。通过诵读去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在诵读中品味古诗词的情感。学习一篇古诗,首先要反复读,读中感悟诗意。教师要适当地进行范读,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感染学生。理解诗意后还要让学生溶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最后,熟读成诵。要做到学完一首诗后,能够当堂背诵下来。

二、启发想象,观诗配画,深刻理解诗意

在理解诗意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根据诗意,观诗配画。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也可以根据诗意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结合课件图画来理解诗意。这样更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我在进行杨万里的《小池》一诗的教学时,根据诗意我绘制了四幅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来配诗句。学生一看到悄然流淌的清泉,马上就会想到“泉眼无声惜细流”;看到倒映在波光里的树阴,就会配上“树阴照水爱晴柔”;看到池塘里含苞待放的小荷,则会配上“小荷才露尖尖角”……这样一来,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三、抓住诗眼,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字斟句酌,深刻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例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喜”即为诗眼,学生领悟时必须顺着“喜”字进行:“知时节”的好雨通人性,在人们需要它时就来了,此为一喜;“润物细无声”,唯恐惊扰世人,令人生爱,此为二喜;“云俱黑”,浓云满天,应人之需而下个通透,此为三喜;“红湿”“花重”使人想象出润物的效果——春花更娇美,春色更怡人,此为四喜。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却无一处不在写“喜”,正是诗眼与诗文协调统一的表现。

又如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词的上阙中的“身”和下阙中的“心”即为诗眼,学习时,抓住这两个字就更容易理解作者那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奈的情感。 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丰富积累

季羡林教授提倡小学生要多背古诗文,在小学阶段至少要背200首古诗,50篇古文。而单凭教材提供的古诗文是有限的。要想丰富学生的积累,就要求我们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一首再积累几首与本首诗内容贴近的古诗。比如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以再积累几首送别诗,学习《秋思》就可以再积累几首思乡诗,学习《出塞》就可以再积累几首边塞诗等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200首想必不再是难事了。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究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启发想象,丰富积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让古诗词教学绽放奇光异彩。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tQ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