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学前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参考21》,欢迎阅读!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一、简答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首尾规律 2.远近规律 3.大小规律 4.有无规律 5.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 简述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
答: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 3.从对事物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3. 简述学前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答: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1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方法提高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试举例说明。 答:1.活动对象的物理性质;
2.记忆对象与幼儿自身的关系; 3.幼儿关注对象重点的差异;
4.幼儿接触的对象的数量,以及幼儿在活动时的动机;
2、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1.具体性: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如老师说:“喝完水的小朋友把碗放到柜子里。”初入园的幼儿全部没有反应。老师说:“李红,把碗放到柜子里去吧!”李红才懂得了老师的意思。在这里“喝完水的小朋友”是个泛指的词,没有具体指出哪个小朋友,而每个孩子的名字才是具体的。
2.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如,兔子总是“小白兔”、女孩都是长头发,男孩都是短头发。
三、应用题(15分)
幼儿园中常有一些能力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又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受同伴的欢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