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学随笔

2023-01-07 10:4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暮江吟》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教学,江吟》


《暮江吟》教学随笔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在学习这些古诗时,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教学《暮江吟》这首古诗时,我就很注重对学生进行意境的再设。其中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是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想象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了音外之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也上出了古诗的韵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09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