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教养方式

2022-10-13 02:0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同的教养方式》,欢迎阅读!
教养,不同,方式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心理辅导界将父母和不现的教养方式一般做如下的分类: (一)父母的类型:

专断型父母:又称墙砖型父母。父母制订的规则就象板上钉钉不容更改。母是家里的统治规则的制订者。

容许型父母:又称海蜇型父母。父母难以制订和执行家规和价值观,孩子象海蜇一样缺乏管束,最终孩子是家庭的统治者。

权威型父母:又称脊柱型父母,父母制订合理的家庭规则,对孩子民主和倾听,但仍最终保持权威的地位,这样塑造的孩子既有规则又有相对的灵活性。 但相对来说,很多父母会觉得采取专断或放纵的态度会比权威型父母来得容易得多。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根据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态度和孩子的行为是否有要求和控制程度这两个维度,又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归纳为四种: 1.接受+控制的权威型教育方式

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理解与尊重,父母对孩子更多积极肯定的态度,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他们对儿童有较高的要求,对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

这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影响。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的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 2.接受+容许型的放纵型教养方式

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类也对儿童抱以积极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放任儿童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例如,任由儿童自己安排饮食起居,纵容儿童贪玩、看电视。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如不要求他们做家务事也不要求他们学习


好的行为举止;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

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大多很不成熟,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3.拒绝+控制的专断型教养方式

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这一类也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这类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他们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前期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敌对反应。在青少年时期,在专断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与权威型相比,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但有时他们在校的学习表现比放纵型和忽视型下的学生好,而且在校期间的反社会行为也较少。 4.拒绝+容许的忽视型教养方式

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

这类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很少。他们对儿童缺乏最基本的关注,对儿童的行为缺乏反馈,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如果儿童提出诸如物质等方面易于满足的要求,父母可能会对此做出应答;然而对于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长期目标,如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的社会性行为等,这些父母很少去完成。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一样,具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类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x2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