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上册,法治,道德,年级](/static/wddqxz/img/rand/big_82.jpg)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
一、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1. 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哪些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 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 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5. 1996年,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2012年修订这部法律时,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6.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7.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注:了解常见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二、宪法是根本法
1.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12月4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3. 一些国家的宪法日:中国12月4日、美国9月17日、俄罗斯12月12日、丹麦6月5日。
4.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茂盛的枝叶。
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5.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 6. 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
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7. 2018年我国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三、公民意味着什么
1. 国籍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 怎样才算是中国公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4.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5. 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6. 拥有一国国籍的代表证件有:户籍(户口本)、身份证、护照。
7.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为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8. 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 9. 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10.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电话是:12308。 11. 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是:护照。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人身自由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等。
2.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
3. 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五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1982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5.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6.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7. 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8.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9.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10.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11.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O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