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引文写法》,欢迎阅读!

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在正文中引文及参考文献的写法
1. 引文(quotations)和注释(notes)
引文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引用前人研究成果中的观点、数据、材料等,为自己的论证提出论据,提高论文的可信度、有效性和科学性。引文可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直接引用一般不宜过长,如果引用的文字不超过四行(40字),则直接放在论文之中,用双引号“„”引出。
如果引用的文字超过四行,则不用引号,而要另起一行,使其独立成段。直接引文独立成段时,其左侧应比论文其他部分向右多缩进4个字母(即引文左边的开头第一行应向右缩进8个英文字母的空格键,从第2行开始向右缩进4个字母空格键),其上下应各空一行。
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的材料,都要用注释的方式说明材料的出处,即在所引材料后面加括号,里面注明引文作者的姓名(外文作者只注明姓,不需要注出全名)、引文出处的年和页码即可。比如:(Gates,1984:7)、中文作者邓世昌,刘润清的话,(Den,Liu,1989:42-43)。注意下面几种不同情况:
(1)如果引文是文献作者原话的话,无论是期刊还是书籍都要在正文标出页码。 (2)如果引文作者有两部或两部以上书籍被引用,引文后的括号内除了注明该作者的姓,还需要注明书名及年和页码,如:(Fieldler, Archetype and Signature, 1970:30)。
(3)如果引文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需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每一位作者的姓和书籍的年及页码,比如(Leech and Short,1978:12)。
(4)如果没有引文作者,只要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注明书名和年及页码即可,比如(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80:483-489)
2.参考文献(references)
参考文献中各个条目的排列按英文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中文作者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于文后;英、汉语参考书目都有,则英语在前,汉语在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书目作者是姓氏在前,名在后(英语姓和名中间用逗号“,”隔开,后面用句号“.” )。如果是二至三名作者合著时,只把第一作者的名和姓颠倒,其余作者姓名保持不变;如果是三名以上作者合著,则在第一作者后面加et al.即可。
引用期刊必须表明页码,书籍可不用标出页码。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 Bobrow, S. A., S. M. Bell. On Catching on to Idiomatic Expressions[J], Memory and Cognition,1973, 3: 343-346.
[2] Widdowson, H.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3] Cacciari, C. The place of idioms in a literal and metaphorical world. In C. Cacciari & P. Tabossi (Eds.), Idioms: Processing ,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27-55). Hillsdale, NJ: Erlbaum, 1999.
[4] Carter, R. Vocabulary. Applied Linguistics Perspective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87.
[5]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 胡文仲.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 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22~32.
[8] 杨忠、张绍杰. 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外国语学院 2007-6-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