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性质、成因及其治理路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视角

2023-10-21 14:3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性质、成因及其治理路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视角》,欢迎阅读!
成因,公共服务,精准,扶贫,视角
“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性质、成因及其治理路径——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视角

李卓;左停

【期刊名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期】2022(48)5

【摘 要】贫困是一个不断变迁的学术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提出不同的内涵。笔者尝试从基本公共服务的视角来理解贫困,认为贫困不仅指的是收入不足,更表现为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或缺失导致贫困人口发展机会被剥夺和行动能力被限制而表现出来的多维行动困境。基于此,对贫困的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人口有效发挥作用,此,“后精准扶贫”时代我国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减贫战略方向,实施以机会均等为基础的减贫战略,以保障公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和机会,从而使其免于或脱离因机会剥夺导致的贫困。 【总页数】9(P1-9) 【作 者】李卓;左停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F126 【相关文献】


1.后精准扶贫时期农村隐性贫困的精准识别与治理\r——基于异质性视角的贫困农户微观数据分析2.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3.基本公共服务视角下贫困县扶贫开发路径选择——基于内蒙古7个典型贫困县的调研4.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5.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扶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深化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M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