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成长

2022-11-25 10:07: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新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成长》,欢迎阅读!
促进,模式,成长,创新,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成长

作者:吕成栋

来源:《师道·教研》2012年第11

一、依托课堂,让教师在交流中成长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能相得益彰,是工作中最好的合作。为了给年轻的教师们提供交流的平台,我校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听评课活动的功能。我们相继制订并出台了《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备课组活动制度》和《教研工作考核条例》等。我们根据学校实际,规定每周半天为教研组活动时间(一般与市教研活动时间一致)。而且规定:新教师及新调入教师当学期必须开设二节校性的汇报课,凡要申报青年优质课评比的教师必须先开设一节研究课,老教师及骨干教师每年必须开设一节观摩课,申报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当年必须开设一节示范课。各教研组的汇报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课型,一般都在教研组活动时间内开设,每一节课结束后,所有参加听课的教师都必须进行交流。每一场交流力求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做到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保证质量。在听评课这个平台上,教师之间主动、自觉互听互评,在保证完成听课节数的同时,更重视听评课的质量和实效。学校听评课不断形成高潮,教师业务素质迅速提高。

为了使教学中的好经验及时得以总结推广,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进教育教学经验和论文的交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让青年教师在这些交流活动中锻炼提高,施展才干。在各教研组的努力下,学校教研活动不再是单一的听课、说课和评课,而且是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及心得交流的平台。备课组活动也由原来的统一进度和练习,转变为研究教法、学法,落实重点、难点,优化备课质量。 二、组织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

积极倡导教师终身学习,培育教师善思勤学的良好习惯。我们认真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和计划。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通过与专家对话、名师交流和同行沟通,张扬教师个性,努力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快乐,职业成就的幸福。新教师执教之前,必须参加学校的岗前培训。七年来,学校招聘新教师180多名,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间,对教师进行为期十天左右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或邀请专家莅校讲课、或校长及各处室主任、老师上台授课,他们讲师德、讲校情、讲教学艺术、讲教研科研、讲后勤管理。讲课者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领和带动新教师,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在校本培训的后半段,以备课组为单位,新教师试教,老教师点评,以老带新,确保新教师的第一节课安全着陆 三、借助课题,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枝独秀不是春,只有全员参与教科研,才能万紫千红春满园。我校积极申报省、部级课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重点课题和部级课题研究,力求促进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生成。为此,我们成立了校教科研领导小组、校课题指导小组及校课题评审委员会三个教科研专门组织与机构,制订并出台了校教科研工作条例,校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评审办法及经费使用办法。从组织、制度管理环节上保证了教科研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062月,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中学封闭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自此,拉开了学校大兴教科研的序幕。当时全校正式教师才56人,但却申报了35个二级子课题,达到全员参与的预期目标。20099月,学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寄宿制中学管理模式的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立项,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目前,学校教师申报了80多个校级子课题,参与人员几乎涵盖了全校教师,研究进度正常,效果明显。学校每学期出版一辑《封闭式管理教育教学论文选·迹》,将教师们的优秀科研成果集册出版。学校定期向各级各类刊物推荐优秀论文发表,掀起了新一轮教科研的热潮,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品位,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9G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