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
我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她从边玩边学的游戏生活进入到充实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开始,觉得在学校里学习一切都新奇。慢慢地她感到累了,苦了,不好玩了。所以就从拖拉着不肯做作业到干脆就直接告诉我;妈妈,我很累,不想做或不会做。为此我很恼火,就狠狠地责备她。有时候索性把她一个人关进房间命令她写,可越想让她乖乖就范她偏不就范。一学期下来,成绩成了班上倒数十几位。后来,孩子的爸爸提醒我:孩子是你生出来的,但不是你的工具。你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她一定要做到或做好,孩子毕竟只有八岁。”我也通过跟老师的交流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 ,端正的学习态度才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其中这不仅仅只有学校的义务 还有家长的责任。于是,我决定从自身下手。首先,孩子放学回家做作业时,我都放下所有事情静静地陪她。遇到她不高兴,发脾气,不肯做时都及时耐心地纠正和帮助他。其次,我会从孩子平常的考试或作业中找她的错点。让她讲讲是怎么做出来的。然后,通过一起学习的过程,尽量放低自己的位子,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越,自己去发现问题来加深记忆 。最后,让她体会父母的辛苦。因为大人都在辛苦工作为孩子创造美好生活,而孩子应该努力学习来回报大人。慢慢地,孩子从我不想做,变成了做好再给你看吧!当然,这背后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鼓励和认可。因为,孩子有一天放学回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人不是一生下来就聪明的,是自己努力学习才变聪明的。”这使我惊喜的看
到孩子在不断进步,而且在新学期中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分析:
其实,大部分孩子一开始对学习都是充满憧憬的。他们对学习非常感兴趣。但是,有时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给他们的学习带了很多困难。使他们淡化了一开始对学习的热情,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所以孩子会觉得累了,苦了,不好玩了。不少一年级的孩子都有作业拖拉的现象,这也是很多家长最烦心的。但是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是最重要的。一开始的责备和惩罚只能给孩子火上浇油,并不能让孩子重拾对学习的信心。本案例中我就是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做好榜样。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感化孩子。一开始陪孩子做作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关心她的学习,同时也在支持她,给她精神上最大的安慰。当她不高兴了,发脾气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责备她,而是站在她的角度体谅她。和她一起分析问题,耐心纠正她,帮助她。在这段日子里,我和女儿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孩子也渐渐地体会到作为父母的辛苦。虽然作为父母要有父母的威信,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能耐心陪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度过难关的“良师”。在家,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我想,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学生,只是他们在园丁的辛勤灌溉下,也需要家长的细心扶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4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