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案例-李雪梅

2022-08-20 03:39: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语课堂教学案例-李雪梅》,欢迎阅读!
李雪梅,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07年秋英语教学案例

怎样处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泸县建校 李燕

偶发事件是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先预见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件。由于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变性、多样性和不易控制等特点,很多老师非常担心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作为教学工作者,上课时被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打断,这并非什么新鲜事,面对偶发事件,我们有时扫兴,有时恼火,有时束手无策,有时则习以为常。

偶发事件,更多时候成为课堂教学的干扰性因素,甚至成为个别教师教学心理中的阴影。其实,偶发事件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或是影响课堂教学,但只要我们教师处理得当,因势利导,以变应变,恰当运用,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将之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其话题与素材都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将生活中的“事件”溶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作为一种有效教学资源,溶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让精彩在“意外”中绽放。 【案例描述】

这是一节公开课,课题是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课文内容是本篇课文是一个有关幸福的电视节目采访。一位研究幸福的心理学家布莱恩在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谈论如何找到幸福,他讲述了桑兰的故事。这位向成功一步步迈进的女孩,在一次训练中由于偶发事故受重伤而瘫痪,但她对生活和未来却一直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桑兰对自己能活着感到很幸福,并庆幸自己还可以学到许多新的东西。

本课按教学设计进行到两个小组自愿上台表演采访后,虽然参与的两组4名学生表演很一般,但全班还是给予了鼓励的掌声。我正要按教学计划进行下一步,这时另外一个小组坐第二排一个学生把右手举得特高,没等我反应他就站起来了大声说:“老师,我认为我们表演得比他们好,我们想试一下。”举手的同学大声说道。我感到有点突然,因为心里没准备,于是仍勉强地问道“你们肯定比刚才表演得好么?”可心里却想着一定要完成教学设计安排。而这位同学又用英语说:“我肯定”。口气十分坚定。我还是不甘心地问道,但心里已在犹豫了“你知道我的课堂时间很紧么?”。我和这位同学似乎在心里就这么僵持着,我又顽强地、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如果在今天这个场合我不给你这个机会你会怎么想?”此时此刻我已从讲台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了。但他认真的而又坚定地说“我相信你一定会给我们这

1 3


个机会的。

我眼睛的余光让我感觉到:全班同学、包括全区外语组听课的老师都把目光聚集在我的身上,看我怎么办?看到这两位同学充满期待的目光,我立即转过身,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双手鼓掌,大声宣布“大家欢迎他们上台”。话一落地,全班就响起了期盼的掌声。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感动。无论他们的表演是成功还是让人失望,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我为这几个学生的大胆与自信以及他们的参与精神所感动,我已在心里为他们喝彩。

真的没想到,他们的表演很形象到位,如采访的开场白:还有扮演桑兰的那位学生的自信,以及他回答主持人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幽默他们对话自如又投入,能看出临时超常发挥了预先的准备,但却抓住了在场的每个人。这个采访 “占”了四分钟时间,却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当然,这一堂没有完成教学计划,最后一个问题只进行了一半,但是却收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

教学反思与分析】

通过这个课堂教学偶发事件案例,我对“偶发事件” 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1.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

毫无疑问,这一小插曲是我这堂展示课上的“偶发事件”。但它却又重重地撞击了我的心灵。新的课程理念已注入我们教师的心灵,“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民主化的课堂”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已逐步变成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什么?是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往往是教师的价值取向。而教师的价值取向又往往体现在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甚至从未见过的教学情景中。通过这节课,我感悟到教师在课堂上的目光无疑要关注学生。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存在与感受,显然是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相悖的。 2.教师要机智处理课堂教学偶发事件

我觉得如果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得当,教学秩序不但得于继续顺利进行,而且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又一个亮点;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即时或将会影响教学进行。而正确处理偶发事件,最能表现出教师高度的教育机智。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随时需要这种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理智感、责任感和巧妙的教育艺术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炽热的心肠和闪亮的智慧,感受到教师的人格之美。这一切能转化为一种灵魂的感化力量,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信赖。从这一意义上说,处理偶发事件,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

2 3


增长才干、树立威信、增强教育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良好机会。 3. 偶发事件处理方法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变应变

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有很多,有些时候,一句话、一个巧妙的动作也能够很好地化险为夷。不管什么偶发事件的处理,我们一定要尽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引导处理。课堂上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见机行事,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将消极因素化成积极因素,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受控于教师的教学艺术

偶发事件往往会分散学生原有的注意力,如果我们老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反,如果我们引导恰当,偶发事件不但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还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精彩。偶发事件的处理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这种教艺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精彩往往在“意外”中绽放。 5. 借助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育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德差生身上,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适时地渗透德育,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塞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所以有时偶发事件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又一机会。 6. 偶发事件可以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

以上偶发事件案例都成功地将偶发事件转化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并能很好地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充分利用,并且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可谓是“精彩,往往在‘意外’中绽放”

教学活动是活生生的,有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干扰”正常教学进程的偶发事件,这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教育机智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将偶发事件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化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的教育机,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虽“偶发”而“自然”。即便是那些恶性的、消极的偶发事件,只要教师冷静沉着、善于引导,同样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巧妙、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反映了教师的教育创新,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愿我们教师在教学偶发事件处理、教学创新中逐步成长。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z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