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探究能力

2022-08-14 22:28: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探究能力》,欢迎阅读!
大班,探究,幼儿,培养,实践
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探究能

作者:王益群

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13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探究能力,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陶行知思想,借助绘本促使幼儿在阅读和探索中认真思考,激发幼儿科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探究能力进行了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育应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大班幼儿往往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和观察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实践探究能力,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绘本的内容以图画为主,极富趣味性,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教师将绘本运用于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实践探究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科学绘本配有简短的文字和色彩斑斓的图画,其中的科学知识浅显易懂。幼儿还不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利用绘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方法。

(二)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应将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作为主要方法。教师的讲解能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保证教师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幼儿活泼好动,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真正发挥绘本阅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然而,在目前的幼儿科学教学中,部分幼儿园侧重于传授科学知识,甚至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 (二)科学教育形式枯燥

在现阶段的幼兒教育中,部分教师会直接向幼儿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这种方式难以帮助幼儿达到锻炼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这不仅降低了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也不利于幼儿象力、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教师应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理论,利用绘本教学,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阅读观察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知识,提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合理选择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幼儿合理选择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大多数科学绘本的图画色彩斑斓,内容神奇有趣,能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应结合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年龄特点,选择那些吸引力强、趣味性强、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内容,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将毛毛虫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能引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关注和模仿。教师应支持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能逐渐深化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绘本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支持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进一步感知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教师可以围绕毛毛虫的主题,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绘画或手工活动,如制作橡皮泥毛毛虫等,进一步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二)开展科学探究小实验,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教师应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时,应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借助科学类绘本的内容揭示生活现象的本质,培养大班幼儿科学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可利用科学类绘本内容开展各种小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自验证结果,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部分幼儿颜色变化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很难记住多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形成什么颜色。为了帮助幼儿全面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并在阅读后让幼儿以分组的形式开展简单的小实验。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杯子,让幼儿在杯子里装满水并随意滴入不同颜色的颜料,最后观察杯子里的水最终会呈现什么


颜色。在实验过程中,幼儿会积极地开展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幼儿的记忆,而且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授科学知识的契机,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捕捉,帮助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科学理论

绘本《蚂蚁和西瓜》画面丰富、文字简练极具童趣,教师可以把绘本投放在班级阅读区,幼儿自主阅读。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兴趣点,看看幼儿到底是对书中蚂蚁的形态感兴趣,还是对蚂蚁搬运西瓜的过程、蚂蚁的洞穴或者西瓜皮的创意使用感兴趣。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比如,蚂蚁们是怎样搬运西瓜的、它们使用了哪些工具、有多少只蚂蚁参与了等。这些问题有助于幼儿深入、细致地阅读绘本,领会绘本的寓意。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开展益智游戏蚂蚁找西瓜,观察幼儿能否做到不用手触碰帽子、毛根和曲别针。幼儿探索的过程能帮助他们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幼儿时期是个体形成良好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遵循陶行知思想,挖掘绘本的价值,利用绘本开展科学知识教育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幼儿园丁家庄第三分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a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