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哲理小故事大道理三分钟》,欢迎阅读!
哲理小故事大道理三分钟
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要数面包师卡尔了,他是个好心人。为了协助人们度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的20个孩子叫来,对他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篮子里拿一块面包。以后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我会一直为你们提供面包,直到你们平安地度过饥荒。”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面包,有的为了能得到一块大点的面包甚至大打出手。他们心里只想着要得到面包,当他们得到的时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面包吃完,甚至都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
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她才到篮子里去拿最后的一小块面包,然后她总会记得亲吻面包师的手,感谢他为自己提供食物,然后并不吃那块面包,而是拿着它回家。面包师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块面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样抢夺较大的面包,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到家后,当她妈妈把面包掰开的时候,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妈妈惊呆了,对格雷奇说:“这肯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来的,赶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里,对他说:“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你的金币掉进了面包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丢,而是在我的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块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我并没有故意想要把它送给你,我希望最文雅的孩子能得到这块金币,是你选择了它,现在这块金币是属于你的了,算是对你
的奖赏。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回去告诉你妈妈,这个金币是一个善良文雅的女孩儿应该得到的奖赏。”
小故事大道理:诚实善良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发扬这种品格。
哲理小故事大道理三分钟篇二:一束木棉花
郁达夫和沈从文都是我极其敬重的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浙东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像桃花源一样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文学爱好者怀古幽思。
他们俩之间,还有一段“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谈。
1923年,20岁的沈从文做了北漂一族,从湘西来到北京闯世界。当时的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化水准,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但他的写作热情却很高。在北京,他考学考不上,投稿没人用,只好在北京大学一边旁听,一边打工以维持生计。他每天早上吃两三个馒头和一点泡咸菜就算打发了肚子,除了听课便一头扎进图书馆,直到闭馆时才返回住处。即使到了寒冬腊月,他仍是一身薄薄的单衣,走在街上冻得发抖。晚上躲进自己的住处——“窄而霉小斋”,冬天屋里没有火炉,他就钻进被窝,看他随身带来的那本《史记》。
1924年的冬天,穷困潦倒的沈从文,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尝试着给作家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当时的郁达夫也正在苦闷之中。在文坛颇有名气的他,却在大学教他实在不愿教的会计学;精心创办的杂志被迫停刊,还时常受到同行的攻击;生性不甘寂寞,却要忍受一份无爱的婚姻。他彷徨无计,整日嗜烟酗酒甚至自残自虐,接到沈从文的求助信,他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困苦的人,他发出了一声苦笑,带着看个究竟的心理,他决定去看望沈从文。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郁达夫推开沈从文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屋内没有火炉,沈从文身穿一件单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3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