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3《干将莫邪》教学设计 语文版

2022-11-10 01:22: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23《干将莫邪》教学设计 语文版》,欢迎阅读!
莫邪,文版,干将,上册,教学设计
《干将莫邪》

.教学目标:

1.牢记文言实、虚词,以及作者和文章体裁知识。 2.朗读课文,疏通大意,能流利地复述课文故事。

3.能联系社会实际评价赤不惜生命、客以身殉义的思想的可取性和局限性。 .重难点: 重点:目标13 难点:目标23 .课时:1.5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课时目标:目标12 (二)导入、预习 1.导入:

在许多的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提及不少宝剑,其中有两把宝剑非常有名,一把叫做“干将”、一把叫做“莫邪。”注意这两个词语的读音,“干将”(读若“江”,阴平),“莫邪”(读若“耶”,阳平)。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与这两把宝剑相关的传奇故事。这一故事载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2.自学预习:

1文学常识链接:

干宝,东晋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少年勤学,博览群书。搜集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编成志怪小说《搜神记》,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2)查字典,扫清朗读障碍(学生独立完成,2分钟)

3)读顺课文,并画出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2分钟) 4)尝试读懂课文并口述故事内容。(小组合作讨论5分钟) 3.自学展示与抽查。(3分钟) (三)课文讲授: 1.朗读正音

1)下列加点字该怎么读?(多媒体出示,学生认读,并配上注音) 干将 莫邪 汤镬 使相 自刎 尸乃仆 出汤中

2)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注读音及文章句读,同时体会情感(“赤”为父报仇的心情) 3重读感知:学生依据教师范读的字词读音及句读,准确并有感情的重读课文,感知“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的精神及“客”“言必行,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2.对学解决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 1)王大怒,使相 (仔细观察) 2)汤镬(一种大锅) ..3)亡 (逃) 4)立僵(不活动) 5)王如其言 (按照) 6)不负子也 (辜负) 7)购之千金 (悬赏) 8)比后壮 (等到) 3.结合注释,对学,尝试疏通下列语句句意 1)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1


2)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4.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重读课文,思考:

1)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什么原因致使干将被楚王残忍杀害? 明确:①三年乃成。

②剑有二,雌来雄不来。

2)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为什么要杀楚王?

明确:其父干将为楚王铸剑而被杀;自己长大后亦被楚王悬赏追杀。 3)他又是怎样实现其愿望的? 明确:(王)悬赏通缉——(赤)入山行歌——(赤)遇客陈情——(客)诺为复仇——(赤)奉剑自刎——(客)智杀楚王。

1.5课时:

.温故知新:

就上一课时内容进行提问,检查知识掌握程度。 .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对文章故事内容的把握,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开端: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发展:子赤取剑,欲报复仇 高潮: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结局: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2. 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四个自然段分别属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部分。试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 明确:复仇

3.小组合作,讨论:试根据课文文本分析“赤”、“客”、“楚王”等的性格特征。 ppt提醒、出示需要细读的语句) 明确:被统治阶级:

赤——为父报仇,至死不渝;性格刚烈;

客——“言必信,行必果”,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统治阶级:

楚王——心胸狭隘,残忍暴虐,外强中干。

4.根据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以及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归纳本文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一位侠客为干将莫邪之子赤报杀父之仇的故事,表现了“客”不辜负赤的信任终于完成赤的嘱托的侠义之举,赞扬了侠义之士为维护正义勇于献身的精神;干将莫邪、赤、客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敢于反抗楚王,和统治阶级斗争,表现了一种英勇顽强、不畏强暴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5.你如何看待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以及客不负诺言、以身殉义的行为?

明确:赤与客的行为虽然精神上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现在是法治社会不能以杀代罚,要依法行事。

.当堂检测/总结

1.本文选自_____文学_______所编的《 》,该书是一部_________ 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m5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