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研究
作者:张熹 李春伟 王娣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通过自编问卷,在新媒体视野下研究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这一传播方式的现状和特点,对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质量、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维稳、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性
社会热点事件在新媒体中的传播而形成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情绪和利益诉求的关注点,紧紧撩拨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神经。掌握和分析当前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并有针对性的应对这一现状,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自我成才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大连工业大学在读学生,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笔者向全校10个学院,以艺术、理、工科为主,涵盖了文、管等12个专业(方向),发放了《大学生在新媒体视野下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问卷》900份,回收895份,其中有效问卷894份,有效率达99%以上。样本性别构成为女性58%,男性42%。在抽样调查基础之上,分别在各专业中开展了小组讨论和个别访谈形式来对抽样调查进行补充性研究,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完整性。
二、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1.使用时间及频率。调查显示,超过9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其中以浏览新闻为目的占54%;每天使用网络在2小时以内的为78%,超过2小时的为69%;不是每天都上网的仅占0.6%。
今日高校传统的“环保”围墙已荡然无存,各种思想、文化、言论、诱惑纷至沓来。大学生通过各种新媒体途径和方式,感受和体验着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在对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调查中,习惯用手机的学生占46%,用互联网站的学生占35%,利用广播、电视的为11%,用报纸、书刊的为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新媒体空间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可以自由发布、接收信息,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他人分享。较比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更加便捷、通畅、信息渠道广、花费成本小,使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海量的外部资讯,也适合青年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3.各类新媒体的使用率。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在获取社会热点信息中使用率最高,依次是电脑、移动电视等,获取的平台有手机报、网站、QQ信息、BBS、微博、飞信、微信等。95%以上的大学生拥有微博,浏览、公布或转载过社会热点问题及发布个人观点。
通过新媒体,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网络等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并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代媒体手段还使同学们可以网络关注和参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件。新媒体技术以其民主、开放及隐蔽等特点,让同学们更乐于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
4.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习惯上,有98%的选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77%的同学平时比较关注政治性话题,特别是面对重大社会敏感话题时,希望通过新媒体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其中46%的大学生大致看下标题,具体内容大概了解;33%的大学生多数情况下较为完整的阅读全文;12%的会仔细阅读;6%的认真阅读并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2%的只对娱乐资讯或与自己相关内容感兴趣,基本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在调查中,存在矛盾是:一方面学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时事政对治大学生的吸引力足够,另一方面,他们在对公共事务的独立思考力和反思力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有待提高。 5.在调研中,90%的大学生面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面对重大社会热点事件时会有很强烈的诉求动机,并希望通过新媒体等有效途径表达。57%的大学生认为关注时事“会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提升审视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角度,更好地了解国家和社会。由此可见,大学生参政议政的愿望较为强烈,只是由于缺乏指导,在认知层面上不够深入,甚至出现过激性行为。
6.在实际参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传播力度上,55%的学生表示只浏览、转发但不评论;35%的表示偶尔评论或转发其他人的观点;10%的表示视情况而定发表个人意见或转载他人观点,5%的表示根本不参与。
从5、6两项调查结果,不难发大学生运用新媒介的高超能力与传媒素养的低下形成了巨大反差,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长此以往必将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盲从,信仰迷失。现大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生活技能的训练,难免会发生“高参与、低理性”、“高热情、低能耐”等现象,或者走向政治冷漠。
7.在对热点问题的关注范畴里,大学生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在其中更为细化的范畴内对校园事件、就业问题、大学行政化问题、中国大学文化发展和大学精神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关注度最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为中国高等教育本身也是他们直接遭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这些问题随时随地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民主、便捷、隐秘等特征既满足了学生畅所欲言的实际需要,真正调动大学生关心思考国计民生和民主主体意识,使学生们真正加入到中国民主建设的道路上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手段。 作者简介:
张熹(1981.7-),女,硕士研究生,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兼学生工作副书记,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李春伟(1981.3-),女,硕士研究生,大连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讲师,教育心理学专业;
王娣(1981.11-),女,本科,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X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