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学校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密山市知一中学董明利
记得当年晏阳初、陶行知他们就提出过要使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改造与建设的中心的设想,这样一个思路,对我们今天的思考与探索也是有启示意义的,农村学校不仅要把学校自身办好,而且也应该积极参与乡村改造与建设工作,农村教育不应是自我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要发挥学校的外扩性的影响与发射作用。这里或许涉及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的问题。我们所说的“乡村教育”其实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乡村“学校教育”,这是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乡村社区教育体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即所谓“村民教育”。我们说乡村建设与改造,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但农民要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在我看来,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另一就是要使农民接受现代教育,包括公民教育,文化、卫生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地方文化传统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律教育等等,成为具有现代意识、觉悟与知识的现代农民,这才有可能把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学校应该把国民教育与社区教育统一起来,同时担负起村民教育的任务,使学校成为农村文化、教育的一个中心,成为乡村社会“家园”的象征与载体。 乡村生活还有一个我们习以为常,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的特点,简单说就是全家人在一个庭院里,朝夕共处,邻里间鸡犬相闻,来往密切,这就形成了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自有一种口耳相传的、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这对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鲁迅曾写文章深情回忆:“水村的夏夜,摇着大芭蕉扇,在大树下乘凉,是一件极舒服的事。男女都谈些闲天,说些故事。孩子是唱歌的唱歌,猜谜语的猜谜语”(《自言自语》)。我想,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这确实是终身难忘的生命记忆。而在都市的公寓式的居住空间,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家庭空间被挤压的生活方式里,这样的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教育空间、氛围也同样被挤压了。
对以上所说,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概括,我的分析就是受到了他的启示。他说:“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文收《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构成了其特殊优势。而在我看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乡村教育的这些特点与优势就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对城市教育也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但我们自己却把它丢失了,这叫做“抱着金娃娃讨饭吃”。
对农村教育特点的忽视,我们今天在发展农村教育时,特别强调要注意吸取乡村本土地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农村教育的内发性资源,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这样的呼唤却很容易被看作是过于理想化的,因为这样的中国农村的传统教育资源正在日趋萎缩:这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地方文化传统(包括民间节日)的失落与变形,农村自然环境的污染,农民工的大量外出造成的农村家庭与农村生活的空洞化,这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农村三大社会、文化、生态经济问题,它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与冲击是明显的。但这也反过来证明,恢复与发展农村的内在教育资源的迫切性。
这同时提醒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和农村本土文化的重建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 起来,形成良性的相互补充与推动。这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整理,重建,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农村教育提供内发性资源;同时,通过教育使本土文化传统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并唤起保护自然环境与家园的意识,并把这样的意识代代相传下去:这都关系到农村长远的健康发展。
这里我要特别谈到“乡土教材”的编写问题。这应该是我们所提出的农村教育、乡土文化建设与自然保护三者结合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如杨东平教授在这次论坛上所强调的,这也是一个教育的地方化问题。在最近的教育改革中规定了10%的“校本课程”,这就为乡土教材进入课堂,教育的地方化提供了一个空间。如何编写乡土教材,如何开设校本课程,这都是形成农村教育自己的特点的新的教育课题,以后我希望有机会再来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由此而得出这样的警示:乡村教育必须改变以升学为唯一取向与目标的定位,要面对全体学生,着眼于他们自身生命的健全成长,为他们以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留守农村,还是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都能打开局面,即“走得出,守得住”。同时要加强教育与农村生活的联系,注重对乡村改造与建设人才的培养。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农村教育应该有三重使命,三个培养目标。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这既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农村青少年的权利。农民的后代完全有权利和城市人的子弟一样,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国以至世界的广阔空间寻求自己的发展,这理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与社会平等的重要方面。正是在这一点上现行的高考制度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是不能轻易全盘否定的。第二是向城市建设输送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建设都需要从农村吸收劳动力,农村自身也有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有文化的城市劳动者必然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第三,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复杂,人口众多,因此,即使中国城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仍然会有广大的农村,有为数不少的人口留在农村,于是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的提出。农村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农村建设和改造人才的重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建设人才主要还是仰赖本地学校的培养。
为适应与落实农村教育的以上三大使命与目标,必须建立农村教育的新的结构。我和社会学家王春光先生讨论过这一问题,我们一致认为首先应当在农村发展与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使每一个农村的孩子都毫无例外地受到基本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这是教育和社会平等的基础。鉴于目前农村存在的普遍辍学现象,以及办学条件的恶劣,因此,在西部农村真正地,而不只是在统计数字上普及义务教育,并保证教育质量,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做很大的努力,无疑应成为西部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应是国家教育投入的重点。记得我在2000年和《甘肃日报》的记者的谈话中,谈到一个观点,我现在还是这样看。我说:“发展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以发展大学和作为大学生源的高中普通教育为中心,着重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另一个是以小学、初中的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为重点,主要着眼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国家的全局来说。这两种教育是应该兼顾的。但在我看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主要差距是劳动者素质低,这是长期制约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考虑城市孩子要求上大学的社会压力,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高中和大学教育投资,忽略了更广大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快,就会把本已存在的东、西部教育以及劳动者素质的距离越拉越大。我这样说,当然不是主张不要发展大学与高中教育,而是强调西部地区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D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