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镇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欢迎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
现将石门镇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请各位就我镇此项工作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石门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石门集镇所在地距县城29公里。全镇总面积303.79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4360户13501人,其中农业人口12663人。 境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有可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幺磨坪(大阳坝、小阳坝)分布在境内芙蓉村(原平和村)。有aaa级景区千层河、兴坪村横溪古镇乡村旅游、塔坡大灵士塔等风景点和名胜古迹。
近年来,石门镇紧紧围绕县委“统筹城乡、全面小康”战略和“旅游富民、生态强县”目标,在原横溪镇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本着一届接着一届干,不使工作断档的思路, “唱好旅游戏,念好山字经”,努力将“横溪片区建设成为美丽舒适的休闲度假区”。在旅游发展中以千层河景区为依托,借助创建全域旅游发展机遇,深挖巴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牢牢抓住神河源、千层河旅游环线优势和横溪古镇烤全羊品牌,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探索“支部+公司+农户”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社区+景区”避灾扶贫搬迁脱贫模式,新建了梁家坝、“横溪古镇”两个移民安置点,搬迁户结合旅游产业和各户实际,找准了致富 。
大部分农户都是沿公路居住,且从石门桥入口20余公里延伸至千层河景区这一居住实际状况,我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片推进,确定发展目标。首先以乐景村为重点,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这种运行模式,大力发展养羊、养鱼、养蜂,成立乐福养殖示范园,注册成立了乐福专业养殖合作社,把资金、技术和资源整合,奋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为旅游消费提供产品;其次以兴坪村为重点,探索“旅游协会+支部+农户”运作模式,成立了千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休闲度假体验园,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旅游产品超市、乡村旅游文艺文化节目等;其三以靠近千层河景区的大河村为重点,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民营企业千层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打造横溪食用菌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招商引进外来客商钟纤在大河村投资建设花卉苗木基地,打造观光园。针对这三个园区中的产业,政府通过争取和整合相关资金,做到有的放矢帮扶支持,最终实现全镇人民群众经济的发展。
四是开发商品显特色。结合上面三个园区,积极动员摸底,调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按照全镇的产业发展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从旅游服务、山林经济、野菜种植加工、旅游产品生产销售、畜牧产业等发面,综合引导群众发展适合于自己的产业,形成了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打破“产业发展一窝蜂,辛苦一年两手空”的僵局,大力提升以香菇、魔芋、土鸡蛋、钢鳅鱼、半边菜、薇菜、蕨菜、核桃、洋芋果果等为主的旅游商品的档次与质量,开发了香菇、木工艺品、小甑子酒等特色旅游产品。从2012年至今,各项产业如同锅里烧开的水,100余场次的篝火晚会带动了烤全羊、烧烤、夜市、农家乐、农家宾馆、农产业销售、旅游产品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业如火如荼,对外的人气指数与日俱增,到横溪体验乡村游、纳凉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尤其是“横溪古镇”建成后,更为石门乡村旅游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旅游名片,彰显了乡村旅游的另一种特色。
五是深挖文化重内涵。我镇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要求,围绕地方特色,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文旅融合。大力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实施景区品牌建设,积极协助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创建。积极编排盐道情等文艺节目,并积极参加“巴文化”展演及市县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国庆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巴山古镇游全羊宴品评体验大型活动,宣传地方特色。
六是聚合资源谋全局。我镇按照“全局抓旅游”的要求,聚集各方面力量,积极为旅游产业
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各村各站所围绕旅游产业在人力、资金、项目、技术、招商等方面给予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形成全民抓旅游的强大合力。多渠道融资优化旅游环境。发展中,我们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将资金捆绑使用,集中优势,打造重点。首先以创建省级旅游村为目标,按照省级旅游新村的标准,积极打造山水生态旅游乡镇。成立集镇管理所,积极完善旅游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旅游新村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改善新村面貌,树立干净整洁的新村形象,彻底改善乡村脏、乱、差的局面。其次以打造全域无障碍旅游为目标,加快旅游沿线公路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千层河景区的可进入性,确保游客行得畅通。积极打造旅游沿线的示范路建设,完成绿化、亮化工程,进一步完善道路标识体系建设。
七是强化行业监管重服务。首先规范旅游运作,引导和鼓励农民在兴坪村建立乡村旅游发展行业协会,规范乡村游的经营与管理,确保在食、住、行等方面的接待条件符合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其次加大资金扶持。以镇级补助60%资金的方式,对古镇住户的门面、牌匾进行了统一制作、装饰。积极建设兴坪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引导扶持古镇居民发展产业,培育旅游经营示范户8户,制定了产业发展奖补措施,对于发展产业的住户给予40%的资金扶持。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改变由政府包揽的做法,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进一步消除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障碍。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其三注重培训提升服务品位,邀请职业技术学校、县旅游局等单位到镇组织开展餐饮、接待、旅游基本知识等相关培训2次,参加培训150人次,占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80%以上。通过培训提升了旅游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优质的旅游服务树立了石门乡村旅游的良好形象,增加了回头客,扩大了知名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8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