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体育教学课例《竹竿舞教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欢迎阅读!

高中体育教学课例《竹竿舞教学》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
称
竹竿舞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休闲体育活动。其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较高的运动锻炼价值。能培养参与者之间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本
教材分析 课将其列入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锻炼价值
和趣味价值外,还考虑到此项目占地少、器材简易,可以将其充实进我校的大课间活动中去。同时也充实我校校本课程内容。
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使得学生增加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了解与竹竿舞有关的知识及动作。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竹竿舞的敲竿方法和过竿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
教学目标
感。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合作及竞争的意识。
授课对象:高三年级(1288)班的61名学生,其
学生学习能
中男生28名,女生32名。该班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年级
力分析
中等水平,主动学习能力良好,领悟动作较慢,掌握动
高中体育 《竹竿舞教学》
作技能技术欠佳。但该班同学合作能力强,善于参与问题的讨论,对新生事物愿意接纳。部分同学表现欲比较强,部分学生属于慢热型。
有利因素: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且本节课的练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不利因素:由于高一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1、教法:示范法、模仿法、练习法、体验法、实践操作法、巩固法。
教学策略选
2、学法: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竹竿舞
择与设计
有初步了解。在对竹竿舞不陌生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学跳竹竿舞的积极性。
一、课堂常规:1、分组集合2、师生问候3、宣布内容4、检查服装
二、开始阶段:1、导入2、绕场慢跑3、热身活动a、上肢运动b、下肢运动,彝族《火把节》舞蹈,目
教学过程
标:学生充分热身,提起学习兴趣。
三、基础部分:学生观看视频。看的重点:打竿的手法、过竿的步伐、不同的打竿方式和过竿方式。分组练习:探究视频中“开开合”的打竿方式和过竿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C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