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阅读区活动的指导策略

2023-03-18 06: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阅读区活动的指导策略》,欢迎阅读!
小班,策略,指导,活动,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班阅读区活动的指导策略

作者:殷秋芝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5年第10

摘要:学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阅读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班幼儿;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105-001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尚且不大认识文字,在阅读的时候,大多幼儿通常会选择图画精美的书籍来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班幼儿阅读中常常存在这些问题: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没有注意性、阅读习惯差等。

分析原因: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前阅读书写经验较缺乏,有意注意集中时间短。孩子们对于看书这件事情还处在随便翻翻的状态,归根究底是孩子们不会看书,没有学会看书的基本方法。他们对书本不感兴趣,导致阅读区经常发生撕毁书籍的事情。 那么该如何进行小班阅读区的指导呢?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愉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创设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区——“快乐书吧。为幼儿阅读提供了一个温馨、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1.营造温馨、愉快的阅读氛围

我们将阅读区开设在教室里光线较好、比较安静的角落,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特意将书吧布置成家庭式环境氛围。墙面上贴了一些漂亮的漂流瓶墙贴,地上铺着软泡沫拼接地垫,我们老师还利用废旧纸盒做出了两对小沙发、一个小书桌以及布艺小抱枕若干,再摆上漂亮的盆栽一盘。幼儿看书时候,还会给他们放一些班得瑞的轻音乐,让幼儿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去接近书吧。

2.制作图文并茂的规则提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想顺利开展阅读活动,制定一些规则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制定规则提示前,我班进行了一个小小讨论会。我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和幼儿一起制定了3条阅读规则提示:规则一:从书架上小心取下书籍;规则二:用正确的姿势看书;规则三:轻轻翻阅,安静阅读。我们把阅读规则提示贴在书架的旁边,时刻在暗示、提醒幼儿阅读时应遵守的规则。我们的阅读区不大,刚开始好多小朋友都挤进去,导致小沙发也坏掉了。后来我在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6双小脚印,规定了进入区域的人数。 3.投放丰富、适宜的各类材料

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书籍

小班幼儿年龄小,容易被生动有趣、色彩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要求我们选择形象鲜明、可爱有趣、简单易懂的书。我们班阅读区的书,一部分是我们幼儿园里提供的一套绘本。另外一部分是我们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的书,也体现了幼儿在区角创设中的参与性。同时,我们结合主题教学内容,随时更新书籍。如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一节绘本活动课《鼠小弟荡秋千》,孩子们对这节活动课相当感兴趣。活动结束后,我在阅读区悄悄地投放了2本该绘本图书,孩子们发现后惊喜万分,整整一个礼拜,那一本小书都没有落空。 2)投放适量的纸、笔、油画棒、图片

幼儿在发展前阅读经验的同时,前书写经验也在不断累积。孩子们常常愿意涂涂写写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区为孩子提供了一些纸、笔、颜料、棉签等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3)投放剪刀、双面胶、浆糊等材料

针对有的幼儿不爱惜图书、毁坏图书的行为,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相应的修补材料。如果发现有损坏的图书,及时进行修补,引导幼儿体验爱护图书的意义。 二、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习得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针对孩子们不会读书这个现象,我们进行了一个四步走的指导策略。 1.引导幼儿学习阅读封面

拿到一本绘本,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封面了。每次看书之前,我都请幼儿仔细观察封面例如在和幼儿看《大灰狼娶新娘》达本书的时候,我班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这本书上有个大灰狼,旁边站了个新娘子。我反问: 你怎么知道旁边的是新娘呢?孩子们告诉我,她盖着红盖头呀。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封面,让幼儿认识故事的主人公,或猜测他们发生的故事,为后面的完整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教给幼儿看书的基本方法

针对孩子们不会按顺序看书的问题,我们经常给幼儿示范正确看书的姿势:看书时眼睛离书本25-30厘米,身体要坐正,不要躺着看书或是趴着看书。书本不要竖立或平放,应将书本的上端用双手扶起到一个自己觉得比较舒服的角度。 3.幼儿针对性的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导幼儿指认书中物体。在逐页翻阅图书的时候,通过这页上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为理解整个故事打下基础。例如看完《小蛇多多》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向幼儿提出这样的问题:多多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呢?第三天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发生顺序和故事内容。同时我们也在图书区提供了配套的故事图片,鼓励幼儿排序讲述故事。

教师运用恰当的提问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对角色做一些评论。例如我们在看《鼠小弟荡秋千》这本书的时候,当翻阅到大猫来了的那一页,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提问:小朋友,你觉得大猫能荡秋千吗?为什么?因为有了前面的阅读经验,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能荡,大猫太重了。可是,霸道的大猫把鼠小弟和小鸟赶了下来,偏要荡秋千,最后大猫得到了惨痛的教训。故事看好后,我问幼儿你喜欢故事里的大猫吗?孩子们都说不喜欢大猫,因为大猫欺负小朋友。通过这个阅读活动,也让幼儿明白欺负小朋友是不对的。

4.适时讲评,正确引导

在每次区域活动后,作为教师都得对孩子今天的活动有一个总结和讲评。当然,阅读区也不例外。我们每次阅读区活动后,会和幼儿进行一个边看边说的讲评活动。教师利用抓拍幼儿阅读时的特别瞬间,通过大家一起说说的形式,评判分析个别孩子的阅读行为。这样由点到面,让全班的幼儿都习得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养成了正确的阅读行为。

通过我们循序渐进、注重差异的指导,幼儿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在这种快乐的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更灵活了,观察更细致了,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正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9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