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三代知识管理:知识协同》,欢迎阅读!

第三代知识管理:知识协同
知识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不仅仅涉及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含越来越广泛的外延。从知识管理的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第一代知识管理:20世纪70-80年代,是以数据信息的存储和获取为核
心的;
2. 第二代知识管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提出了显性知识、隐性
知识、组织学习的概念,并且从实践的角度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组织改变过程;
3. 第三代知识管理:当前阶段及未来,关注知识协同,强调“知”与“行”
之间的关系,强调知识不再是静态的数据库,而是动态的、支持灵活有效思考的,强调把边界知识作为处理的重点,注重跨组织的学习和知识创新过程。 一、知识协同的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特别是网络化和知识化的发展,促使现代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子政务和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都呈现出协同化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和协同学等理论的发展为知识协同研究提供了思想、理论与方法基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知识协同提供了技术与平台支撑,而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知识协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知识协同是从企业组织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把企业成员的工作、学习、沟通、决策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结合的一种信息化管理方法。它以知识和流程为主线,把知识采集、知识创造、知识分享融合到企业的日常流程运转中,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能力提升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与传统的协同过程不同,面向知识的协同过程以知识为核心,目的是最优地利用知识资源,并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由多个拥有知识资源的行为主体(组织、团队、个人)协同参与知识活动,优化整合知识资源。下图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协同的整个过程。
知识流1
知识流2
协同效应
完成任务
知识资源
知识协同网
知识创新任务
知识创新 提升绩效
知识吸 收能力
知识转 移能力
知识更 新能力
知识运 用能力
知识创
提高能力
新能力
改进关系
3
二、知识协同的组织形式
知识协同以协同、协作、共享和合作创新为主题,具有丰富的组织形式,包括协同团队、知识社区、知识联盟、知识创新型网络组织、虚拟团队等多种形式,知识协同是这些组织进行知识耦合与共享,实现有效的知识重用和快速的知识创新的最佳手段。
知识协同团队是知识协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常常是构成知识社区、知识联盟和知识创新型网络组织的基本单元。
1)知识社区是人们进行信息互换、知识共享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形式。 2)知识联盟常常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企业通过结盟的方式实现知识共同创造或转移。
3)知识型网络组织是一种虚拟的组织形式,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连结多个组织,实现协作的知识创新。
三、知识协同的应用
随着知识协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知识协同也逐渐被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同设计。设计是知识密集型的活动,从需求分析到详细设计由许多阶段组成,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包含各专业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协同设计可以有效挖掘个人脑海中的知识,形成某专业领域的知识集合,这种知识协同有助于在设计环节集思广益、提升品质。
2)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之间可通过知识共享、传递和捕获知识,帮助合作伙伴并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产品研发。知识协同可解决研发项目中科学家之间的远程同步协同问题,通过软件信息技术,实现不同科学家间的可视并共享知识,利用内外部网络资源完成协同开发。
4)知识创新。在知识管理环境中,研究人员可以共享他们的数据、经验、想法并可获得必要的信息去执行任务,作决策,与其他人员协作并传播知识。
总之,知识协同不仅仅是对知识管理的拓展,而是以知识管理和协同管理进行融合后的升华。知识协同更加强调不同主体之间和业务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知识与资源配置、业务绩效的关联。 启示:
知识协同是伴随无边界组织实践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价值与企业的规模、复杂程度、多元化程度成正比,其应用场景宜为多产业集团型企业。
成功的知识协同一定要以企业的战略为引,围绕协同的业务,找准合适的协同工具,做好科学系统的规划,建立协同的机制,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形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j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