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基础知识点

2023-02-10 08: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换性》基础知识点》,欢迎阅读!
互换性,知识点,基础


互换性》基础知识

《互换性》基础知识

一、绪论

1. 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达到规定 的要

求,这样的零件就具有互换性。

2. 机械和一起制造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呼唤。 3. 互换性的意义:

1)在制造上,为重要零件制造的专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经济上,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在设计上,能缩短机器设计时间,促进产品的开发。 4)在维修上,可减少修理机器的时间和费用。

4. 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法;而厂内生 产的零

部件的装配, 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在单件生产的机器中, 零、部件的互换 往往采用不完全互换。

5. 优选数系: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它适用于各种数值的分级。

6. 优选数系中,若首位数是 1.00,则其余位数是 1.62.546.310 等。

二、公差与配合

1. 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2.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 最大实体尺寸: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4. 最大实体尺寸: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 最大实

体尺寸为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5. 最小实体尺寸:孔或轴在尺寸极限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的状态。

6. 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寸。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 最小实

体尺寸为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8.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 偏差之

差。

9.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两条线 所限定

的区域,成为公差带。

10. 11. 12. 13. 14. 15. 16.

在国家标准中,尺寸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两个参数。

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上 时,其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结合的孔或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按照相互配合的孔、 轴公国家标准对配合规定有两种基准: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公差带成形各种配合的一种 制度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轴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公差带成形各种配合的一种 制度配合公差 (间隙公差、 过盈公差):是允许间隙 (或过盈) 的变动量。 它等于最大间隙

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以下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度配合三类。

其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下偏差)为零。 其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下偏差)为零。

(过 盈)和最小间隙(过盈)之差,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互换性》基础知识

1. 标准公差: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由公差等级系数和标准 公差因






子来决定。

2.

在国家标准中,标准公差的等级为 20 级。

3•在基准偏差系列图中, 对于孔,A-H的基本偏差为EI下偏差,其绝对值一次减小,J-ZCJS

除外的基本偏差为 ES (上偏差)。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ei下偏差,其绝对值一次减 小,j-zcjjsS除外的基本偏差为es(上偏差)

1•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 20个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28个基本偏差,可得到孔的公差带 543 种,轴

的公差带 5442•基孔制常用配合有 59种,优先配合有13种;基轴制常用配合有 47 种,优先配合 13 种。

1•公差与耦合的选用包括: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与配合种类等。 2•基孔制、基轴制的选择:

1 一般情况下, 应优先选用基控制。 因为加工孔比加工轴要难,可大大减少定值刀具、 量具 的规

格好数量。

2 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要装配几个不同配合的零件, 应采用基轴制。 用冷拉刚作轴, 不必对 轴加

工,也要用基轴制。

3 与标准件配合时,基轴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2 4 为满足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

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3•公差等级的合理选择:

1 合理选择公差等级时,要考虑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制造工艺及成本之间的关系。 2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 500mm的较高等级配合,标准公差小于或等于 3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即尽量扩大公差值

IT8,孔比轴低一级配

合;标准公差大于或等于 IT8 或基本尺寸大于或等于 500mm 的配合,孔与轴采用同级配合

二、形状公差

1 形位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2 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等。

3 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的俩面同心圆的区域。 4 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的两轴圆柱面之间区域。 5 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年、的两面平行之间的区域。

6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括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 7 轮廓度带公差带:是包括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

三、位置公差

1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2 根据关联要素对基准的功能要求,位置公差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类。 3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准在方向允许的变动全量,公差带的方向是固定的,由

基准确定, 而基准位置则可在尺寸公差带内浮动。 主要包括: 平行度、 垂直度及倾斜度三种。

4 位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

称度、位置度等。

5 位公差既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误差,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误差。定位公差控

制被测要素的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而形状公差只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6 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且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M8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