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日本文学における

2022-10-21 21:50: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论文-日本文学における》,欢迎阅读!
文学,日本,论文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二~二○一三 学年度第 学期



课程编号 23072043 2010073019

课程名称 日本文学专题研究 姓名 张淑仪

专业年级

主讲教师 童晓薇 10级日语1

评分



教师评语:主题鲜明,有独立思考(50% 创新性与自主研究调查20%

论述严密表述清晰流畅(20% 字数二千字以上文章完整(10%



日本文学における愛情の表現

题目:



――――「舞姬」を中心に



森鸥外(1862~1922年),本名森林太郎,号鸥外,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在小说、戏剧、翻译、评论等方面颇有建树,与夏目漱石并称为明治时代的两大文豪,其创作活动和文艺思想对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舞姬》发表于1890年,是森鸥外的处女作小说,且《舞姬》中森鸥外本身的自传性气息十分浓郁,是森鸥外著名的留德纪念三部小说中最有影响的一篇。我国学者高宁认为,《舞姬》展现的是“一个处在明治时代的日本青年,其混沌初开的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却依然痛苦地辗转在封建政治与封建思想文化的阴影之下,并最终遭到惨败”而关于丰太郎与艾莉丝的爱情,日本学者伯井重行“并不认为丰太郎对艾莉丝抱有很深的爱情”,但大多数人还是认同他们是相爱的,我国学者叶琳则认为“《舞姬》是一部充满作者辛酸泪的爱情悲剧小说”

《舞姬》中,从丰太郎与艾莉丝一见钟情的相遇,到两情相悦的发展,我们不难感受到两个人的真情。只是,任何一段爱情总会遇到第三者,而这个第三者不一定非要是某一个人的闯入,也可能是这段感情天生的对手,比如身份的差异、地位的悬殊、年龄的阻隔等,这些东西是在爱情发生之前就已然存在的。一个德国舞女和一个日本政府官吏的爱情,在外人看来总是不平等,不真实,没有结果的。而这里的两个人是真的相爱。可是,这样的爱终究是不够的,所以才会有了如此悲情的结局。

他承受着爱上她的落差,这落差即使他不说,也必定是他心里的伤痛,甚至耻辱。所以,他在见到亲友相泽的时候才会自惭形秽。他压抑得太多,负担得太多,从精神到肉体。而她,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毫无保留地爱着,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她所有与未来有关的东西都有着他的痕迹。

终于,丰太郎的矛盾以相泽的到来为导火索爆发。相泽点燃了太郎心中残存的抱负,天时、地利、人和,他得以爆发。而这样的爆发,首先毁灭的就是艾莉丝的那梦一般的爱情。爱情和面包只能选一样,相泽给他送来了面包,他吃了,那么,艾莉丝就只能被抛弃。当梦想被现实蹂躏致碎,艾莉丝崩溃了,她疯了。

所以说,丰太郎与艾莉丝这一爱情悲剧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其悲剧的必然性是显而易见。

不彻底的自我觉醒

首先,丰太郎是怀揣着名利之心来到柏林。“我自幼接受严格的家教。虽然早年丧

1 3


父,学业上却未曾荒废。无论是在旧藩的学馆。抑或是上东京大学的预科,即便进了法律系之后,我太田丰太郎的大名始终是名列前茅的。„„”“上司很器重我,派我出国考察业务。我心想,这正是扬名显姓、兴家立业的良机,于是我劲头十足,即便抛别年过半百的母亲,也不觉得有多大的离情别绪。”故事的开头,主人公就是这样记述自己的,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对自身才能的自豪和对功名的追求。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丰太郎心中衡量的准则始终是“功名”,这也可以看出他自幼接受儒教思想的旧藩学馆和家庭教育,使得功名心、家族荣誉、地位等封建传统的士大夫观念在他的内心已然是根深蒂固。

而在他亲身体会了三年的德国生活后,内心悄然产生了变化。人的自我意识逐步显露,对于“自己是被动的机械式的人”这一认识本身就是极大的进步。“作为真正的人,理应对外部世界的刺激作出回应,喜怒哀乐才是人正常的情感体现。”认识到这一点的丰太郎真实的自我渐渐复苏,并开始冲击昨日那虚伪的自己。而思想感情上的自我觉醒恰为之后两人的爱情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丰太郎内心“自我觉醒”不够彻底,他的思维重心常常是在“个人至上”的人本思想和“国家至上”的传统观念之间摇摆不定,两种不同的声音在他的内心不断的激斗,这种激斗在之后他的爱情中也被暴露无遗,也为之后的爱情悲剧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不纯粹的爱恋萌芽

另一方面,丰太郎对艾莉丝的爱情也并不是真诚纯粹的,而是不牢固和脆弱的。丰太郎对艾莉丝的爱情是从怜悯之心开始的。丰太郎偶遇哭泣无助的艾莉丝,为她的美貌打动,同情她的遭遇,慷慨解囊,为她解了父亲入葬的燃眉之急,此后两人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但此时两人之间还说不上爱情。“直到现在,我与艾莉丝的交往,比起别人的想象要清白的多。”根据主人公自己的描述,两人虽说有频繁的往来,但彼此并未确定恋爱的关系,至多是互相抱有喜好的心情罢了。丰太郎此时仍身居要职,虽然和艾莉丝的书信往来等较为频繁,但丰太郎美其名曰“完全是一种师生关系”。直到后来丰太郎境遇发生了剧变,遭到了不幸——丰太郎的解职和他母亲的去世,这才使丰太郎向艾莉丝急剧倾斜,在万分痛苦与恍惚中与艾莉丝结为了一体。

也就是说,丰太郎对艾莉丝的爱情,是在丰太郎遇到不幸的时候或在不得志的时候,为了取得心理平衡,找到精神寄托才与艾莉丝相爱的。或者说,丰太朗对艾莉丝的爱情是为了逃出严酷的社会现实,找到一个情意绵绵的温暖世界才产生的。那么可以说,丰太郎的爱情是在严酷的现实压迫下滋生出来的,这种不牢固的、脆弱的爱情也是《舞姬》这一悲剧的必然性原因之一。

地位悬殊造成的不平等

从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从最初的相识相恋直至以悲剧收场,地位“不平等”的意识始终伴随着两人的爱情,在爱恋的不同阶段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

首先丰太郎慷慨解囊帮助艾莉丝渡过难关,深深感动了陷于苦境中的艾莉丝。之后丰太郎来到艾莉丝的家,观其情景甚是悲凉,但他环顾一周后,却注意到了那“名贵的花束”,这是“与那寒酸的房屋极不相称的”,由此均可看出了两人地位的悬殊,也表明在丰太郎的内心中是早就意识到了这种“地位的悬殊”。而艾莉丝亦是如此,让丰太郎这样尊贵的人来到自己的寒舍,艾莉丝感到“很抱歉”

而在两人同居之后,经相泽介绍跟随大臣工作、日渐忙碌的丰太郎,与艾莉丝一封接着一封的信相比,都没有给她以相应的回应。艾莉丝信中,从最初“忧心忡忡” 到“用我的爱情将你羁绊,若这一切仍留不住你,那么我和母亲和你同行也不是难事”再到“我的肚子越来越明显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千万不要抛弃我啊。”这一系列的话语中,看到了艾莉丝对丰太郎已是发自生命根底的执着的爱情,同时也能看到艾莉丝在爱情中越来越“卑微”的身影,而这卑微正是因为艾莉丝意识到了和“重新飞黄腾达的丰太郎”之间的“悬殊的社会地位”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4Nx.html

相关推荐